】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东方文化造就中国式创新:中国不再是模仿大师
http://www.CRNTT.com   2018-06-19 10:36:52


手机支付改变了日常生活。图为新加坡一家商店的收银台接受微信与支付宝支付。(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
  中评社香港6月19日电/近来,全球对中国的创新抱有浓厚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独特的数字平台、模式和文化迅速崛起。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6月17日载文《中国能创新吗?》,文章说,就在几年前,人们还普遍认为,中国是模仿大师,充其量不过是个蹩脚的创新者。就在2014年3月,《哈佛商业评论》刊登了一篇题为《为什么中国不能创新》的文章。2014年8月,外交学者网站又发表了一篇有着相同标题的不同文章。

  这些对中国无法创新的误解源于“历史的短视”,也就是对中国的肤浅赞赏和狭隘刻板印象。要揭示中国创新的真正实质,需要深入探究龙的传人的历史、心态和独创性。

  古代中国曾是工程、冶金、灌溉、农业、航海、造船和基础设施领域的世界领先者。换句话说,在工业化前的时代,中国是技术上最有创造性和最先进的社会之一。

  作家理查德•尼斯比特在2003年的著作《地理思维:亚洲人和西方人有何不同》中分析了受中国影响的东亚思维方式与源自希腊的西方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

  中国人天生就是体系思考者。对他们来说,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和整体的优化比不同部分本身更重要。相比之下,西方思维是离散和简化的,它把问题或体系分成小部分,以便加以解决。

  简言之,东方关注的是整体,西方关注的则是构成要素:相互依存与独立,体系与原子。

  中国的生活方式——从道教、儒家思想、风水、针灸到政府制度——都把实现整体和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现在,应该将所有这些历史和文化背景与中国创新的现代背景联系起来。

  中国创新的质量和实践仍然落后于世界顶尖创新者,但正在快速改善。中国人对战略性长远构想、投资未来以及致力于教育的古老信念有助于中国在长期竞争中取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