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国空军第十批女飞学员披甲起航(组图)
http://www.CRNTT.com   2018-06-21 10:44:21


  中评社北京6月21日电/“再见,学员刘杨,你好,飞行员刘杨。准备战斗吧!”6月13日,空军第十批女飞行学员刘杨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句话,作为对学生时代的告别。

  缓缓翻开“过去的记忆”,战术训练、特情处置、复杂气象飞行……刘杨的日记本上到处写满了她飞向蓝天的成长印记。

  5年,凤凰涅盘。包括刘杨在内的空军第十批女飞行学员,通过不懈努力顺利毕业,实现了飞向蓝天的梦想。

  “拉到上限,差一点都不行”

  “你知道5个自身的重量压过来是啥感觉吗?”回忆起最初飞行训练拉载荷的情景,俏皮的惠文靖做了一个被压扁的手势。

  载荷,飞机机动时所形成的垂直加速度。要想成为一名战斗员,首先要适应的就是成倍的载荷。惠文靖清楚记得第一次飞大载荷课目时的痛苦。

  “拉载荷!”飞机到达一定高度后,身后传来教官但韬的指令。惠文靖深吸一口气,调整油门,达到规定速度后,顺势向正侧方压杆,飞机随即向下翻转。来不及过多调整,惠文靖双手紧握操纵杆,猛地向后拉去。飞机瞬间向上拉升,惠文靖感觉好像一面巨大的墙狠狠地把自己拍到座椅上,动弹不得……此时载荷表显示:“4.5”,已达到《飞行训练大纲》标准。

  “载荷不够,重新拉!”“什么?!”听到但韬的话,惠文靖瞪大眼睛,刚才自己一点儿没留力,竟然还不够。

  “要迅猛发力!再来!”但韬坚定的语气没有任何商量余地。惠文靖一咬牙,改平飞、加油门、压杆……“再拉!不够,拉到上限,差一点都不行!”

  “飞上限”是女飞姑娘们训练时的常态。所谓“上限”,即凡是《飞行训练大纲》有规定范围、数量要求的,均需达到最高标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