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港青高铁体验:期盼“一地两检”
http://www.CRNTT.com   2018-06-27 10:12:20


“国家发展战略与香港青年机遇”参访团昨日下午乘搭高铁前往武汉(图片来源:大公网)
  中评社北京6月27日电/“国家发展战略与香港青年机遇”参访团昨日展开第二日行程。先在深圳参观科技企业,百余位香港各界青年与科企董事长面对面交流互动,获对方寄语在抓住国家发展机遇时,要在创业过程中静下心,勿仅聚焦政策优惠,而要保持热情和钻研精神。团员下午搭高铁前往武汉,有香港大学生盛赞高铁舒适及四通八达,期待“一地两检”通关安排下的高铁香港段,为港人带来更便捷的出行选择与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访团昨早在深圳继续行程,先到访通信科技企业海能达,董事长陈清州亲自接待,向青年团员介绍企业设备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以及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和全球营销情况。团员踊跃地提出了约十条问题,涉及未来创新发展方向、拓展业务之道、政府政策优惠、当前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港人在内地就业创业的优势与劣势等。

  陈清州分享创业经历

  陈清州以自己的创业经历为例,指出抓住国家时代发展机遇、在待开拓之地发掘发挥空间的重要性,又寄语青年不必介意不掌握、不了解一些事物,而要找到自己想做的方向,然后为之努力。

  陈清州又说,港青要在全球化、国家日益重视国际合作浪潮下,把握好自身的国际化特点,保持放眼世界、避免极端的本地化倾向,进而抓紧新时代的机遇。

  团结香港基金政策研究院主管黄元山,参观时问及海内外不同地方的政府向科技企业开放数据的情况。他在总结收获时说,一些地方的政府在开放数据的同时,要求获益的科技企业须在当地投资请人、设立研发中心,以推动当地科技发展,这一点值得香港借鉴。他又认为,现时香港逐渐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技教育,但后续职业发展的完整配套同样重要,否则人才会陷入苦无出路的困境,长远不利于科技发展,这方面香港恰好可与粤港澳大湾区较完善的产业链优势互补。

  正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平台进行互联网创业、计划以此促进区内青年互动互通的“就是敢言”执行主席陈晓锋表示,区内深圳等地具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能力,堪称香港人才实现创科梦想的家园,只要港青把握住国际化、两文三语等优势,并鼓起勇气向外走、放眼不同地方的机遇,加上各地政府近年对科技的投入愈来愈大,相信港青会大有作为。

  大湾区人才可优势互补

  参访团之后又前往互联网科技企业腾讯。香港青年发展委员会委员谢晓虹,对腾讯给年轻创科人才提供的庞大休闲互动空间印象深刻,相信此举有助青年获得无拘无束的思想空间,对创新工作大有帮助。她指出,香港地少人多、发展空间相对有限,有才干的港青不必自我设限,而应跳出既有的地域和思维框框,在广阔的粤港澳大湾区平台寻找机遇,与区内数量庞大的人才多点交流互动。

  参访团今日会在武汉继续行程,傍晚乘搭高铁前往北京,预料29日与中央领导人见面交流。


  (来源:大公网)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