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阿共筑“文学丝路”
http://www.CRNTT.com   2018-06-27 13:47:45


 

  文学丝路 共同筑就

  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友谊源远流长,古代丝绸之路把中国与阿拉伯各国早已连接起来,不仅促进了贸易和人员的往来,也推动了文化和文学的交流。围绕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阿拉伯各国正在努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福祉。举办“中国阿拉伯国家文学论坛”,旨在深化中国与阿拉伯各国的传统友谊,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国同阿拉伯各国的文学交流,巩固和发展同阿拉伯各国文学组织之间的友好合作,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

  铁凝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给文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机会和活力,希望通过文学加深中阿人民的情感交流和心灵相通。这一想法与埃及作家协会主席阿拉·阿卜杜勒·哈迪的观点如出一辙。哈迪强调古代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延续性。他说,古丝路沿线的商人为了经商,需要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了解他们的文化,因此语言文化是古丝路贸易交往的基础。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激活原有的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更大活力。

  在论坛现场,记者注意到,台下不少阿拉伯作家都在翻看《人民文学》的阿文版《路灯》。仿佛被优美的文字所吸引,一些人专心致志、十分陶醉的样子。来自阿曼的作家哈穆德·盖拉尼说,中国文学意境独特,想象绮丽,人物呼之欲出,值得阿拉伯作家借鉴,“双方要共同努力,携手筑就面向未来的‘文学丝路’”。

  阿拉伯作家联盟秘书长哈比卜·萨伊赫表示,他希望建立阿拉伯国家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桥梁,不辜负传统和坚持,并指出该论坛旨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以规划与“一带一路”完美结合的整体详细的路线图。

  铁凝说,长期以来,中国的学者和翻译家们把众多阿拉伯国家文学作品翻译成了汉语和其他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使中国的作家和读者有机会领略文化内涵深厚、富有哲理,语言和修辞风格独特的优秀阿拉伯文学作品。大量优美的阿拉伯诗歌散文和小说,书写了阿拉伯各国社会的历史变迁,记载了阿拉伯各国人民的生活情感,给中国读者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同样,多年来,阿拉伯国家的翻译家们也把许多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和作家翻译介绍给了阿拉伯国家的读者,中国古代的《论语》《诗经》和许多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也由此为众多阿拉伯国家的读者所熟知。因此,文化交流成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一环。不同文明体系在思想和文化上的交流促进了语言、宗教的发展和融合。

  在埃及作协主席阿莱看来,对于中阿两大文明和中埃两个国家而言,文化特别是文学和语言的交流正当其时。他说,将不同的文化和人民联结起来,是古代丝绸之路留下的重要历史遗产。语言间的交流和对彼此风俗习惯的了解,对于贸易往来十分重要。

  论坛期间,中国作家协会还同阿拉伯作家联盟签署了《开罗共识》,并分别同埃及和巴勒斯坦作协签署了《中埃文学交流合作协议》和《中巴文学交流合作协议》。根据相关协议,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文学论坛”将于2020在中国举行。对此,中阿双方作家都充满期待和憧憬。

  (来源:人民网)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