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评专译:政治纷争不断 欧洲存在危机吗?
http://www.CRNTT.com   2018-06-29 00:33:11


 
  自2007金融危机以来累积的结果是,整个欧洲的GDP数字看起来不错,但是南方人民感觉很糟糕。这是一个富裕,但不快乐的家庭,并且受到饱受战争蹂躏的中东和饮用水水压力的北非移民的威胁而变得更糟。

  事实上,从地缘政治上来讲,欧洲已经从一个大致平衡的常用帐户贸易区转变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地区,在2017年与美国的贸易顺差为1210亿欧元(1420亿美元)。欧洲目前正占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部分,取代了中国和产油国。由于出口占欧盟GDP的43%,而美国只占12%,相比之下欧洲非常容易受到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也无法摆脱美国日益增长的保护主义所带来的连带损害。

  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主义的论据是,赢家国家(尤其是德国)重振经济,花费多,总需求量大,这样南方赤字国家也将重振经济。因为默克尔政府在财政上非常谨慎,这在南欧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凯恩斯在1919年写到“和平的经济后果”时,首先确定了解决这一高债务状况的办法。当时,德国作为一战的战败国,被战胜国逼得承担了高昂的战争赔偿费用,迫使德国陷入巨大的通货紧缩、过度的债务和后来的恶性通货膨胀。

  这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欧洲由于美国马歇尔计划再次发生通货膨胀。理性经济学的不合理性在于,当债务国不得不迫使更高的失业率和收入损失偿还富人的债务时,对专业经济学家来说是无可接受的。理性经济学导致了非理性的民粹主义政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个世纪后,德国现在是南欧债务国和美国日益增长最快的债权国。

  政客们拒绝接受经济现状,拒绝承认过度的债务在许多情况下,除了战争或恶性通货膨胀别无他法,他们将被被变化的浪潮所席卷。从历史的长镜头和遥远的亚洲角度来看,欧洲的生存危机不是欧洲是否会生存下去,而是德国的领导层是否会超越她的局限,从整个欧洲和全球的水平去考虑问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