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竹交大教务长卢鸿兴:我们不要蛋塔热
http://www.CRNTT.com   2018-07-02 00:29:20


卢鸿兴。(中评社 黄文杰摄)
  中评社新竹7月2日电(记者 黄文杰)面对台湾教师、学生纷纷“西进”,新竹交通大学教务长卢鸿兴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这是以传统人才培养的衡量标准来看问题,事实上,60年前,新竹交大资源更贫乏,60年后,台湾成为半导体王国,主要领导人才都来自新竹交大,成功关键因素在于,新竹交大不要蛋塔热。

  卢鸿兴,美国康乃尔大学统计学博士,新竹交通大学统计学研究所教授,理学院院长,新竹交通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新竹交大教务长。

  中评社问,两岸交通大学共计新竹交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北京交大、西南交大共5校,身为新竹交大教授如何看这波台湾高中生“西进”?为何憧憬上海交大?新竹交大竞争优势在哪里?

  卢鸿兴解释,传统升学是以考试分数来判断是否录取,也是传统两岸高教招生现况,不过今年新竹交大有很大改变,“特殊选才(百川计划)”完全不看成绩分数,老师花时间看学生潜能,学生来源包括实验教育与自学教育,“选才”不被考试限制,大学四年学制也放宽更有弹性,降低专业领域学分,跨领域学习,作法比大陆更先进。

  他说,大陆985或211知名高校,可能都是各省“状元”,但是新竹交大校长张懋中,过去是台湾中部南投乡下小孩,会玩但考试未必赢别人,后来透过保送上台湾大学物理学系,接着新竹清大材料工程硕士、交大电子工程博士,在台湾完成学业,后来到美国,通信、雷达、联结、摄像等研究及开发贡献卓著,拿到“中研院”院士及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

  卢鸿兴表示,现阶段的招生考试,看到年轻人花最好时间与最好想像力,去解决已经解决的问题。考试有标准答案,标准答案就是别人已经解决的,面对现代问题或未来问题,这些是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年轻人去挑战,新竹交大目标是,只要多培养出张懋中校长就够,事实是台湾教育体制比大陆更有弹性优势。

  他分析,两岸交大去年共同庆祝创校120周年,张懋中跟大陆其他四校交大校长聊天,强调一所大学,对社会贡献程度,新竹交大60年前在台复校,从小小电子所开始,现在把台湾半导体产业推到世界第一或第二,学校可以重金礼聘国际大师,短期提升国际学术排名,但大学真正影响力是看长期,特别是对社会贡献,新竹交大不输上海交大。
  
  中评社问,台湾最聪明人才,有没有跑掉?尤其高中毕业生纷纷赴大陆读书。

  卢鸿兴分析,台湾过去太强调公平,考试找到类似的人,到了大学,继续培养一群最会考试,请问“人才”定义是什么?最会考试?最会找到标准答案?还是敢去挑战未来?敢去挑战不知道问题的人?如果延续过去考试招生,也没有问题,但是会考试,意味最熟悉过去的模式,知道标准答案在哪里,不是培养一群人,探讨未来不知道的答案。

  他说,台湾高中生跑去大陆读书,事实上,包括印度等理工优秀学生也来交大读书,因为新竹交大替台湾半导体产业贡献卓著,成为印度学生最爱。
 
  中评社问,年金改革冲击教授退休金,怎样看愈来愈多台湾老师被挖角到大陆教书?

  卢鸿兴解释,新竹交大除了到国外募款,“教育部”还有“玉山”计划,争取优秀老师来台湾教书给予补贴,新竹交大更有绵密的校友系统,乐意协助学校,60年前新竹交大,资源更少,现在只要能够找到当年,敢于挑战新的领域与技术,集中资源去创造下个新兴产业,会有机会,若跟其他学校一样没有特色,连优秀老师也不愿来。

  中评社问,大陆经济快速崛起,高教市场也快速进步,怎样看,全世界最好的人才与老师都在大陆?

  卢鸿兴表示,现在大陆高教确实资源多,学生与老师都到大陆,这是事实,看起来丰富,不过这些国际大师可能在大陆短暂停留几个月,他认为,新竹交大目标很明确,招生选才管道多样,人才培育也弹性多元,愿意挑战最困难东西,不是追求蛋塔热,真正思考台湾的长远发展,这从校长老师学生到校友,都有一致共识。

  他说,过去新竹交大替台湾打造半导体王国,这是新竹交大的骄傲,会继续保持认同,接下来,不是比谁的钱多,比谁的资源比较多,台湾高校只要确认,不是一窝风做同样的事,即便人少、资源不多,好好运用特色,还是可能会赢。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