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时代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思想的辩证思维探析
http://www.CRNTT.com   2018-07-29 00:11:36


 
  其二,坚持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各领域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力量已具有对台绝对的压倒性优势,同时也大大缩小了与美国力量对比的差距。由此,一方面使大陆对两岸关系大局的主导权大为增强;另一方面,也为两岸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创造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⑬近四十年来两岸关系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从根本上说,都奠基于大陆发展进步。正是在总结历史规律和两岸关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在发展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的科学论断,他指出:“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因此,我们要保持自身发展势头,同时要采取正确政策措施做好台湾工作。”这一战略思想,是坚持用发展眼光看待台湾问题的具体体现。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台海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此情势下,只有充分认识在发展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思想,才能获得保持战略定力的主体自觉,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此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台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对对台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设一支对党忠诚、业务专精、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对台工作队伍,也是从内因着手,提升对台工作水准的具体实践。

  其三,持之以恒地做好台湾人民工作。量变、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经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没有量的积累,便没有质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统战工作时指出:“世界上什么事情最难做?应该就是争取人心了。”人心无比宝贵,人心也无比难得,“得土地易,得人心难”⑭。因此,争取人心的工作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量的积累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习总书记说的,“统战工作不是速食,是功夫菜,要像做佛跳墙,慢慢炖。”必须绵绵用力、润物无声,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新时代的对台工作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价值观和方法论⑮。在谈到化解两岸政治分歧以及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的很多问题,解决起来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只要谈着就有希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熨平心理创伤需要亲情,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真情,我们有耐心,更有信心。”这些论述,充分显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争取台湾人心所需要的“量的积累”有战略耐心,对于最终化解台湾同胞的心结,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质的飞跃”有战略信心。

  四、以矛盾观点认识和分析台湾问题

  习近平指出:“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⑯这句话清楚地阐明了辩证思维能力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要求。辩证思维首先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必须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正视矛盾的客观存在,然后对矛盾进行客观分析,揭示矛盾的内在规律性,即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两分法”;其次,要善于抓关键、找准重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这些论述点明了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两岸关系错综复杂,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系统,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伴随着两岸关系发展过程,推动两岸关系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贯穿着矛盾分析法,坚持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

  其一,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台独’分裂势力并未善罢甘休,仍在竭力煽动两岸敌意和对立,阻挠两岸交流合作,仍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基于这个客观判断,针对“台独”势力的侥幸心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最根本的、最核心的是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必须继续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主张和活动,不能有任何妥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六个任何”。这系列论述都明确地表达我们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鲜明立场以及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在事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不会有任何妥协的余地。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始终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和条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只要做到这一点,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都不会存在障碍。”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样表达了这一立场。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有底线,抓重点,抓关键,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展现出坚定的原则性,对于争取两岸和平统一前景表现出高度机动的灵活性。

  其二,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区,它的历史也有其特殊性。如果只强调共同性,而忽略其特殊性,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台湾的历史,也不能正确地认识台湾的现实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实事求是地看待台湾的历史、台湾人的心态以及台湾人较为特殊的历史情结。他指出,“我们理解台湾同胞因特殊历史遭遇和不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心态,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愿意用真诚、善意、亲情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这句话充分展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宽广胸怀。正是有了这份理解和同情,他才动情地说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心情”。关于“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实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三个充分,即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的安排。三个充分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活的灵魂。

  必须指出的是,习近平强调我们所追求的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这需要通过两岸双方相互瞭解、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实现,这是双向而非单向的过程。他指出,“台湾同胞也需要更多瞭解和理解大陆13亿同胞的感受和心态,尊重大陆同胞的选择和追求。”我们期待台湾同胞也能够抱持一颗同理心,历史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大陆同胞的选择和追求。

  其三,毫不动摇地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唯物辩证法认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又不能忽略支流。2016年,民进党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及民意代表两项选举,在岛内首次实现“全面执政”。民进党重新上台以来,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放任纵容“去中国化”、“渐进台独”,岛内社会政治生态持续“绿化”,各种“急独”势力动作频频,外部干扰因素明显增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台海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对此,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保持高度警觉,积极防范、有效应对台海重大风险。但是,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维护和发展两岸关系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民进党重新执政后的倒行逆施,遭到台湾各界同胞的强烈反对,要求当局调整两岸政策、重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轨的呼声高涨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顺应历史潮流作出的共同选择”,“我们将毫不动摇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新时代对台工作的主要任务明确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面对纷繁复杂的台海形势,这些论述明确了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分清了主流和支流。正是基于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及岛内主流民意的准确把握,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目标任务、基本路径和具体措施,强调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

  五、结语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辩证思维基础,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的思想理论高度、观察视野广度、战略思维深度以及话语体系温度,表明我们党对于台湾问题的认知更加成熟。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台海形势更加严峻复杂的背景下,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所蕴含的辩证思维,有助于我们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和战略耐心,引导我们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界、更大的格局推进新时代的对台工作,避免出现思维与行为的片面性、狭隘性和极端性。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467.

  ②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1).

  ③韩振峰.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J].前线,2016(3):45-47.

  ④齐卫平.辩证思维能力与党的建设科学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6-52.

  ⑤赖恭谦.坚持联系观点 克服片面性和主观性[J].实事求是,1990(3):24-27.

  ⑥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⑦任青.在学习历史中更好走向未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学习历史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7-03-26(5).

  ⑧台湾专家:习近平对台讲话切入民族情感[EB/OL].中国台湾网,http://www.taiwan.cn/xwzx/la/201402/t20140224_5720964.htm,2014年02月24日.

  ⑨段梓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观点坚定理想信念[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1124/c49150-27850319.html,2015年11月25日.

  ⑩十五大以来重大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48.

  ⑪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出版社,2007:86.

  ⑫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67.

  ⑬孙亚夫.对新时代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新理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1-23(3).

  ⑭魏晓东.把“争取人心”的工作做得更好[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606/c49150-28413467.html,2016年06月06日.

  ⑮杨立宪.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新时代对台工作[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1):33-39.

  ⑯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⑰陈孔立.台湾历史与两岸关系[M].北京:台海出版社,1999.

  ⑱中共中央台办理论学习中心组.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引领新时代对台工作,人民网,http://tw.people.com.cn/n1/2018/0315/c14657-29870092.html,2018年03月15日.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8年7月号,总第247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