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章丽曼:台湾“女硬汉”
http://www.CRNTT.com   2018-07-18 00:25:50


章丽曼烈士证书
 
  王建文出狱后,到处找不到工作,后来好不容易才在台中地方法院当了一名执达员(类似于抄写员),以微薄的薪水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活。

  王晓波的大妹巧玲初中毕业后,被她爸“哄”去念嘉义师范,毕业后在新竹一家天主教小学教了几年书,辞职回台中后就找不到教职了,后来才找到台中启聪学校。巧玲从小能诗擅文,才华横溢,但由于从小营养不良,病痛缠身,得了抑郁症,而于1971年不幸自杀身亡,正是24岁的花季年华。

  二妹巧云高中毕业后,考取私立大学,王建文因要负担晓波念台大,巧云只好辍学,到铁路局去当观光号小姐。她在火车上受到欺负,经常跑到台北来看哥哥,兄妹二人只能抱头痛哭。王晓波安慰妹妹:“都是哥哥不好,为了哥哥念台大,害妳在车上受欺负。”巧云后来和一位美国教授结婚,移居美国,生育后,因体弱而长期病痛,也于1987年去世,年仅34岁,遗有一子。

  小妹学昭算是比较幸运,五专毕业后,也是与美国人结婚。移居美国后,她给晓波来信说:“从小我们就背着‘你妈是匪谍’的罪名,来到美国后,不再怕有人指责我说‘你妈是匪谍’了。”学昭婚后育有一子,幷继续念书,直到1991年39岁了才拿到学位。

  王晓波的外婆陆佩兰,担惊受怕劳碌了一辈子,替王家哺养了四个孩子长大成人,晚年思乡心切,1985年回南昌定居,1991年3月逝世。巧云的死讯,王晓波他们一直不敢告诉外婆,外婆临终还在叨念:“为什么二妹好久都没有信来?”〔20〕

  为中国的明天而奋斗

  王晓波总结自己充满苦难和与命运抗争不息的前半生,深有感触地说:“也许是由于幼年生活的经验,使我对社会底层生活的民众充满了‘我群感’和温馨的同情,幷曾矢言:‘我来自贫穷,亦将回到贫穷。'经过‘自觉运动’、‘保钓运动’〔21〕,和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更让我理解到,我们家庭的悲剧仅是整个民族悲剧的一部分”;“我们不怨天也不尤人,我们只恨中国为什么不强大,自己为什么不争气。我们只应抹乾眼泪为中国的明天而奋斗,希望我们的悲剧不要在我们的子孙身上再重演。”〔22〕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以来,王晓波从学生时代开始,就积极投身于反美反独裁反“台独”的爱国运动,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继承母亲的遗志,实践着自己的誓言,成为岛内统派德高望重的旗手、海峡两岸著名的统派学者,他鞠躬尽瘁,直至晚年仍奋斗不息。

  时序进入1998年,在社会各界公义人士和“白色恐怖”受难人的多年努力下,台湾立法部门终于通过了《戒严时期不当叛乱暨匪谍审判案件补偿条例》,幷于当年12月成立基金会,王晓波亦被遴选为受难家属代表担任董事。2001年5月26日,董事会通过了对章丽曼的补偿,确认了当年宪兵司令部对章丽曼的死刑判决是“不当审判”!近半个世纪的沉冤终于得以昭雪!2001年8月18日,在烈士殉难的地方——台北马场町举行了隆重的“章丽曼女士追思纪念会”,海峡两岸各界人士的唁函唁电如漫天雪片飞至台北。2011年1月10日,大陆有关部门也向章丽曼在台家属颁发了烈士证书,正式追认她为革命烈士。

  如今,经过几代人的流血牺牲、艰苦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复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于实现。章丽曼女士及在台牺牲的所有烈士的鲜血幷没有白流!章丽曼女士,安息吧!

  注释:

  〔1〕〔9〕〔11〕-〔15〕〔17〕〔20〕〔22〕王晓波:《我的母亲叫章丽曼:一个“匪谍儿子”的自白》,《章丽曼女士追思纪念集》,第19、22-26页,2001年12月。

  〔2〕〔18〕〔19〕王晓波:《迟到了四十八年的讣告》,《章丽曼女士追思纪念集》,第1、2页,2001年12月。

  〔3〕章仲禹:《怀念我亲爱的姐姐——章丽曼》,《章丽曼女士追思纪念集》,第15页,2001年12月。

  〔4〕〔6〕-〔8〕〔10〕《宪兵司令部判决》,〈42〉,法判字24号,1953年5月11日。原件复印件,由蓝博洲提供。

  〔5〕四书斋主:《愿英魂安息:纪念章丽曼女士》,见《民间历史》,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主办,2010年3月17日,下载于网络。

  〔16〕“台大哲学系事件”:1972年12月4日,台湾大学“大学论坛社”举办民族主义座谈会,哲学系副教授陈鼓应、讲师王晓波在会上的发言,被国民党视为踩了红线,会后台湾当局对日益高涨的反帝民族思潮决心采取镇压的手段,于是利用寒假期间,逮捕学生领袖钱永祥、卢正邦等人。1973年2月17日晚,特务机关警备总部传讯陈鼓应和王晓波二人,被拘留了24小时之后释放。数日后,被捕学生亦相继释放。台湾当局无端逮捕台大师生,立即引起海内外舆论哗然,3月16日《纽约时报》以“10名同情北京师生被捕”为题,报道了台北校际学生组织读书会遭拘捕的消息。接着香港《东西风》杂志连续刊登《捉放陈鼓应的风波》、《台大解聘陈鼓应》等文章,披露陈鼓应和王晓波被捕后,师大学生郭誉孚在台大校门口挥刀自刎,写血书以示抗议(经宪兵部队送医院急救脱险)。暑假过后,当局勒令台大不得续聘陈鼓应和王晓波,幷将台大哲研所停止招生一年。

  〔21〕“自觉运动”,又称“青年自觉运动”。1963年,美国留学生狄仁华在台湾《中央日报》副刊上发表《人情味与公德心》的文章,赞美台湾有丰富的人情味,但人民缺乏公德心。于是引发了台大学生刘容辉等人呼吁台大学生“不要让历史批判我们是颓废自私的一代”而引起同学响应。幷由王晓波等人创办学生刊物《新希望》(后遭当局查禁)。蒋经国系的“中国反共救国团”也出来搞所谓“青年自觉运动”,以藉机降低或抹煞“自觉运动”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但这个运动通过“救国团”的跨校平台,却变成台湾全岛性的青年运动。

  〔22〕“保钓运动”,又称“保钓爱国运动”,即保卫钓鱼列岛及南海岛礁的爱国运动,始于1970年,是指针对日本在美国所谓的"归还"琉球的框架下恣意侵占钓鱼列岛,台湾地区、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等民间力量自主发起的一系列爱国护岛运动。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8年7月号,总第247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