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富权:以“厦金和平公园”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http://www.CRNTT.com   2018-08-23 09:59:25


  中评社香港8月23日电/整整六十年前的今日,台湾海峡发生了震惊全球的“八‧二三炮战”。当日下午五时三十分,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四百五十九门火炮轰击金门,在八十五分钟内发射炮弹三万余发。岛上的“国军”遭此突袭,损失惨重。金门和澎湖防卫司令部的三名中将副司令赵家骧、章杰和两名美国顾问当场遭击毙,台湾“国防部长”俞大维被击伤和金澎防卫司令部另一位副司令吉星文(“卢沟桥事变”的主角之一)也被击伤,并在三日后不治身亡。解放军还出动海军舰艇打击“国军”海上目标,在金门正南的东碇岛附近海域击沉台湾当局“招商局”四百吨级商船“台生”号,重创“国军”大型运输舰“中海”号。

  澳门新华澳报今天发表富权的文章说, “八‧二三炮战”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指挥的一场以军事手段导演的政治战和外交战,同时也是一场心理战。作战的目的既不是单纯为了消灭敌人,也不是要占领金门,而是在于牵制美国的军事力量,试探美国履行《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底”,并粉碎美国以“划峡而治”来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巧妙地配合和支持蒋介石先生抵制美国所施加的“国军”从金门、马祖撤军的压力,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作为。

  然而,在“八‧二三炮战”爆发后的数十年来,人们对毛泽东主席的这一作战意图和策略艺术,都无所知悉。实际上,当时内地的民众只能是从新闻媒体的报道,及电影《英雄小八路》、《海鹰》、《长空比翼》,话剧《安业民》等艺术作品中,接收到这场炮战是为了“惩罚国民党军队”,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战略目标的序幕战的讯息。

  文章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曾任解放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在“八‧二三炮战”时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解放军福州军区司令员兼第一政委的叶飞上将所着的《叶飞回忆录》出版发行,及在“八‧二三炮战”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的王尚荣中将,及时任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缺参谋长〕的石一寰大校〔一九六四年晋升少将〕近年撰写的回忆文章发表后,吾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八‧二三炮战”不但是一场军事战,而且更是一场政治战。毛泽东主席以其特有的气魄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将这场军事斗争逐步发展为政治斗争和外交斗争,并将此后的“打打停停”、“双日不打炮”战术,以其精妙绝伦的设计和有声有色的戏剧性,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颇具研讨价值的经典之作。可以说,在“八‧二三炮战”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中美蒋三方通过这种“双日不打炮”的非比寻常的形式,进行着一种极为特殊的对话──一种不在谈判桌上,不直接接触和交谈的谈判,形成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