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西花厅的家风
http://www.CRNTT.com   2018-09-02 11:37:46


(来源:中央纪检委监察网)
  中评社北京9月2日电/家风连着党风民风。新《条例》对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周恩来的家风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也是总理留下的宝贵遗产。让我们跟着周恩来侄女周秉宜的讲述,一起来学习总理淳厚无私的廉正家风。

  “我从1949年住进西花厅,后搬出去又住进来,前后共住了近20年时间。”周恩来侄女、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周恩来研究会常务理事周秉宜在回忆周恩来、邓颖超夫妇时说道。

  8月25日,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周恩来与杭州”纪念展在浙江杭州开幕。该展览通过100余张周恩来总理在杭州各个时期留下的珍贵照片及照片背后的故事,全景呈现周恩来总理在杭州的岁月往事。当天下午,周秉宜现身“西花厅的家风”报告会,在她的娓娓道来中,人们又一次听到了周总理那段在中南海生活的往事,也更加深刻地学习了周总理坦荡无私的严实家风。

  “你伯父作为国家的总理,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不是为周家服务的”

  周秉宜说,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工作和生活上都严于律己,对待家人亲戚也十分严格。“伯母有一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她说伯伯不是某一个人的总理,也不是周家的总理,他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周秉宜回忆说。50年代,有一名叔叔辈的亲戚从周恩来的老家绍兴赶到北京,希望总理能帮他找一份工作。周恩来将这名长辈邀请到西花厅后,让他坐在沙发正中,自己则坐在一旁交谈起来,丝毫没有架子。但在最后,总理非常明确地拒绝了亲戚的要求,并说:“您有什么困难,应该找当地的政府。”

  在对家里小辈的要求上也是如此。有一年夏天,来自苏联使馆的外宾到西花厅商量事宜。酷暑难耐,工作人员便为外宾准备了一些冰淇淋。外宾们走后,一名接待人员把剩余的冰淇淋用小碗装好,分给了周秉宜兄妹。邓颖超知道此事后,立刻交待西花厅的工作人员,不能给予自己的亲戚特殊照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