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军人如何掌握国际话语权
http://www.CRNTT.com   2018-10-03 10:40:23


 
  中国话语要让全世界听得到听得清

  新华社《参考消息》,作为“外媒看中国”的重要窗口,透射着“中国话语”的国际反应、“中国故事”的国际回响。

  2018年4至5月,《参考消息》密集关注“中国空军多型战机绕飞台岛巡航”的舆情动态。5月1日,《参考消息》刊发《中国发布空军绕飞台湾纪念封》一文集纳两条外媒信息:

  一条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网站4月29日报道:中国军方4月28日在台湾问题上传递出一个强有力的信息,誓言“捍卫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国空军发布了一套宣传片和一套纪念封,展示近期中国空军执行绕飞台湾任务的场景。这套名为《人民空军绕飞祖国宝岛》的纪念封上印着解放军战机和飞行员抵近台湾飞行的图片,信封的文字写着“捍卫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人民空军飞行员的神圣使命”。

  另一条是,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4月30日报道:中国空军多型多架战机近日连续绕飞台湾,与此同时推出一系列多方言、多语种宣传片,引起海内外舆论广泛关注。针对近日一些外国媒体和岛内媒体对闽南话宣传片的相关舆论关切,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4月29日回应表示,推出多方言版本宣传片,是为了让全国各族人民、让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听得清楚、看得明白,更加坚定维护祖国统一的共同信念。

  《参考消息》反映的情况表明——信息就是力量、信息就是信心、信息就是导向,要回应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强军安邦的新期待,有序有度地释放强军兴军、练兵备战信息,展现“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的决心意志,展现“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的能力定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豪气、底气和信心。

  《参考消息》反映的情况表明——向海内外传播新时代强军故事,要从遵循国际传播规律出发连接中外、沟通世界。既要创新对外传播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又要最大限度地用好外国媒体、外宣媒体和驻外媒体、社交媒体,精心设置观点鲜明、指向性强、通俗易懂、易于传播的议题,理直气壮、从容自信地传递中国立场,让该热的热起来,该说的说到位,使我们设置的议题成为引导国际舆论的话题,使我们的国际形象少些“他塑”、多些“自塑”。(来源:新华社;作者:申进科——空军新闻发言人、空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副局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