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人行降准 放水7500亿
http://www.CRNTT.com   2018-10-08 10:34:47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重磅通知,10月15日起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人民币。资料图片
  中评社香港10月8日电/全球加息云起,中国宽松反加码,提振经济。

  香港文汇报报道,国庆长假最后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重磅通知,10月15日起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当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人民币,下同)中期借贷便利(MLF),并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专家表示,当前全球加息云起,中国货币宽松力度反而加码,主要是为应对内外需放缓、提振实体经济。专家并预计,未来仍有降准空间,短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增大但总体有序可控。

  此次降准针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五类机构,释放约12,000亿元基础货币,其中4,500亿元用于置换MLF。

  今年第四度降准 

  今次是今年以来第四次降准,除了1月普惠金融贷款达标的商业银行定向将降准外,4月和7月分别针对上述5类机构普降1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加上本次降准,年内已累计普遍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50个基点。本次降准后,大型与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为14.5%与12.5%。

  央行表示,降准将释放共约1.2万亿元资金,其中,约4,500亿元将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MLF,因此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另外约7,500亿元为此次降准释放的增量资金。

  贸战升温 外需放缓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张明指出,在全球加息的情况下,中国选择普遍降准,宏观背景是实体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预计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将回落至6.6%,四季度可能进一步回落至6.4%左右。中美贸易摩擦加深令外需放缓,制造业、房地产等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实体经济不振。

  西南宏观团队认为,在外部利率攀升、美国国债利率达到近7年高位、而美元再度升值环境下,央行继续降准,显示央行政策已经明确地以稳定内地经济和金融市场为主。在实体经济持续走弱环境下,宽松的货币环境不会发生变化。

  今年以来,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凸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央行此前已经通过三次降准并搭配MLF等工具,向银行体系投放流动性。7月底以来,银行间流动性异常宽松。9月12日起,央行先后通过逆回购操作和MLF操作又为银行体系注入了7,950亿元。不过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货币很难进入实体经济中。专家认为,通过降准,银行获取流动性资金的成本更低,这对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直接效果。

  币策继续稳健中性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央行表示,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华泰证券宏观分析师李超认为,中美货币政策出现边际分化是大概率事件,美联储加息操作及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不会成为制约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的决定性因素,本次降准开启了央行降准通道,未来大概率会有后续降准操作。此外,目前内地通胀平稳,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亦取得了较好效果,为降准提供了政策空间。

  至于人民币汇率,随中美利差收窄及美元升值加大汇率贬值压力。央行认为本次降准不会形成贬值压力;张明指出,在美联储继续加息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放松将会继续压缩中美利差,使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基本面上面临贬值压力。不过,目前央行将内地目标优先于对外目标,并有意愿与能力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特定水平上。

  料今年人币破7概率小 

  “逆周期因子的重新引入加强了央行影响中间价的能力、资本外流的各种管制措施仍在继续加强,此外央行还保留外汇储备干预与离岸市场干预的能力,因此今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的概率极小。”张明说。

  此外,专家认为,4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的同时,资本并未出现明显流出,无论是外贸企业结售汇意愿还是商业银行对外净资产,均基本维持稳定,显示央行在控制汇率贬值速度上具有较强可控力,汇率贬值将有序可控。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