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外国学者对逆全球化的担忧和批评
http://www.CRNTT.com   2018-10-22 17:28:21


 
  实行单边主义政策。这届美国政府以减少在全球议题上所谓“不必要的浪费”等为理由,退出了一些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多边机制,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权理事会、巴黎气候协定等,还退出了《移民问题全球契约》制定进程。这种单边主义行为不仅遭到西方盟友的强烈批评,而且在美国国内也受到严厉批评。美国外交学会主席理查德·哈斯撰文指出,当前美国政府的不可预测性,正让更多人怀疑美国的可靠性;美国现在被认为是国际秩序的最大扰乱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罗伯特·基欧汉说,“多边机构使国际合作更便捷,使政策承诺更具可信度,且能够监督政策的执行过程。不幸的是,在过去这一年,美国政府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加利福尼亚州等一些州政府表示,要继续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

  发出捍卫经济全球化的理性声音

  与杂乱和非理性的逆全球化声音相比,批判逆全球化的声音更为一致和理性。这些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从历史趋势角度出发,认为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一些西方学者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交往扩大和深化的过程。全球价值与生产链所形成的复杂联系,铁路、船舶、飞机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以不同的形式在世界各地迁徙,科学技术的不断扩散,促进了活跃的经济行为、广泛的共同利益和深入的国际合作,任何行为体或国家都不可能脱离经济全球化进程而孤立发展。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前编辑比尔·埃莫特认为,西方人自己发明了全球化,而当前美国的方案恰恰是在妖魔化自己的这项发明。

  从经济发展角度出发,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增长和繁荣。英国知名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为全球化辩护》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指出,逆全球化将全球化错误地视为零和博弈,是在反对消除全球贫困。他认为,在过去的20年里,是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平衡程度下降。这不仅能够从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反映出来,在亚洲其他国家、拉丁美洲国家乃至世界其他地区都有体现。全球商业委员会主席保罗·劳德席纳认为,全球化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生活越来越丰富,信息、机会与选择越来越多。全世界年轻人的世界主义情结日益增长,与长辈相比,他们对多样性问题、环境管理、通过非军事途径参与国际事务显得更积极。全球贫困和传染病正在以世界历史上最快的速度回落。

  从经济全球化中政府的能动性出发,认为问题不在于全球化本身,而是如何管理这一过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全球化及其不满》中明确指出,问题不在于全球化本身,而是如何管理这一过程。美国知名印度裔记者法里德·扎卡利亚在《为全球化辩护》一书中指出,结束跨国贸易对最贫穷者打击最大。应对全球化中的不平衡、不公正,需要的是明智、有效的国家政策,而不是全球化的重大逆转。这些国家政策包括成本高昂的教育、技能培训、再培训与基础设施建设等。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政治经济研究所的托尼·裴恩教授在《去全球化还是重新全球化》中为中左翼者提供了应对逆全球化的方案——重新全球化。他认为,至少从理论上讲,还可以设想另外不同的全球化模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