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安佰生:二战以来美国外贸政策演变轨迹
http://www.CRNTT.com   2018-11-04 00:17:01


安佰生副所长做主题报告(中评社 陈宁摄)
  中评社天津11月4日电(实习记者 陈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安佰生副所长以“二战以来美国外贸政策演变轨迹”为题进行大会第四场报告。安佰生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对以往处理中国对外贸易谈判中的具体事例做了系统思考和梳理。关于报告主题,他主要谈了三方面问题。首先是关于 知识产权的争端。他指出,世贸组织内关于“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提案的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 Issues in Standardization)。这个提案是中国提出的,中国提案表达的意思是“与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相关的问题”。当时的英文是一种直译,中文“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基本能表达这个意思,但英文更为准确的表述应该是“Issues Related to IPRs in Standardization”这一理解能更为准确地理解“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所涉及的问题,比如知识产权信息披露问题,“公平、合理、无歧视”(RADN)许可承诺问题等。

  安佰生坦言,多年来中美间知识产权的谈判,都是美国追着中国谈,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没太大问题。在学术界,知识产权政策本身就充满争议。利益集团对国内立法和国际规则讨论的游说、“俘获”等诸种影响在关于“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的讨论中都难以避免。目前不管是国内治理还是国外 治理都面临着诸多难题。他认为,诸多政策都扎根与特定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差异是在所难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推进,寻求新模式来解决知识产权问题 越来越具备可能性。

  第二方面是关于网络安全问题。他首先谈到WTO条款上关于“安全例外”的表述,这一表述使得美国在处理网络安全问题上拥有很大的自主裁量权。美国在处理国际间网络安全问题时,向来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国际准则和他国实际情况。第三,安佰生谈到了技术标准争端的问题。他直言技术争端主要在于美欧争端,中美间实际上不存在争端。中国一向执行WTO关于技术争端的决定,但美欧之间的分歧更为严重,争端也更为激烈。

  通过上述几方面的讨论,安佰生认为,美国在对外贸易谈判上一直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中美间贸易分歧也是其中的表现。中国对外贸易的制度不存在大问题,和他国存在的分歧和争端可能源于特定的国情环境的差异,是可以通过沟通来协商解决。他最后谈到,两国关系的持续恶化不符合两国的长远利益,希望中美两国间的贸易争端能尽早结束,一定要避免滑向新一轮升级对抗的局面。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