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锦鲤抽奖”很诱人陷阱也很深 可套取个人信息 
http://www.CRNTT.com   2018-11-14 15:02:17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中评社北京11月14日电/近日,伴随着“双11”第四条大“锦鲤”“欧气锦鲤”诞生,“锦鲤”活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至此,2018年四大“锦鲤”集齐,他们是出自偶像选秀节目的“事业锦鲤”杨超越、一剧成名的“顺心锦鲤”魏璎珞、收获奖品无数的“中国锦鲤”信小呆、成功赢得1111件礼品的“欧气锦鲤”“半**蔑”。

  每当一个热门的“锦鲤抽奖”活动之后,在微信、微博等平台都会频频出现带有“锦鲤”字样的类似抽奖活动,并且关注度普遍不低,而且被大量转发。甚至有人把2018年称为“锦鲤年”,希望自己能成为“锦鲤”,然而并非所有“锦鲤”都是真的。

  为了一探究竟,了解“锦鲤”和“锦鲤抽奖”的套路,《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锦鲤”噱头的前世今生

  据记者了解,“转发锦鲤心想事成”的风潮已有数年。2013年,一条内容为“关注并转我子孙锦鲤图者,一月内必有好事发生”的微博一夜爆红,直到现在仍在被转发。

  记者查阅发现,目前这一账号拥有粉丝1700多万,其每条微博转发、评论、点赞数动辄上万。

  身披红金鱼鳞的锦鲤,寓意“鲤鱼跃龙门”的好运气,一直深受人们喜爱。此时的锦鲤,或可称之为封建迷信“电子化”,是一个有热度、有关注的话题。

  不过,随着带有营销目的的转发抽奖出现并与“锦鲤”结合后,“锦鲤抽奖”产生了。而将“锦鲤抽奖”推向舆论焦点的是支付宝在今年国庆节前夕推出的抽奖活动,其微博称,使用支付宝跨境支付的用户可能随机“免单”。而转发这条微博则有可能成为“中国锦鲤”。紧接着,支付宝公布了一份阅读时长需要3分钟的礼单,瞬间引起轰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