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美长远博弈,为何中国将是赢家?
http://www.CRNTT.com   2018-12-04 09:59:40


“习特会”不负众望,同意暂停互相加征新的关税,为今年7月开打的中美贸易战带来了休战曙光。(路透社)
  中评社香港12月4日电/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处于一种不睦状态,在贸易、科技及更广泛的经济等多条战线展开。接下来两国应对彼此冲突带来的经济后果时,可能会有围绕货币政策的财政战。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雄厚的财力将赋予其优势。

  香港《南华早报》12月3日载文《特朗普的短期把戏毁得了中国的长远经济、地缘政治战略吗?》,文章说,若论把财政政策当武器,欧洲和其他受到中美两国争端影响的经济体幷不比中国的能力更强。在中国似乎正在展开的长远博弈中,他们同样也可能是输家。当然,华盛顿,至少是特朗普阵营幷不这样看。特朗普的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就称,美国经济“远比中国经济更能抵御这场(贸易对峙)”。然而,实际上,真正的问题幷非是中国、美国以及其他国家谁会从当前的贸易冲突中损失最多,而是经济大国中谁拥有最大的政策空间来回应越来越有可能的全球经济减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曾给世界一个惊喜。当时,中国推出部分财政、部分货币的4万亿元刺激方案。在一些人看来,这意味着中国已拼尽全力,(如今)再无力重拾此类壮举。但是,尽管多数西方央行无法轻易改变路线,把货币收紧改回到货币宽松——这意味着他们也不能发行政府债券为财政刺激融资,但在中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分界没有西方经济体那么清晰。因此,中国没有类似限制,财政刺激得到政府和央行的融资,其规模能比其他国家地区大得多。在这方面,特朗普似乎幷没有意识到正面对的经济巨兽的特点。它所具有的生存能力超过其他普通的市场经济体。

  美国领导人及其主要助理继续针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施展把戏时,还应牢记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中国总体上对出口依赖度的减少超乎许多人的预料,这使其受到贸易战冲击的风险降低。2007年时出口占中国GDP的比重为35%,10年后减半降至18%,这反映了该国经济结构向内需再平衡的现实。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