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下行压力大 中国经济需迈过哪些坎?
http://www.CRNTT.com   2018-12-15 16:21:52


11月23日,衡水市一家民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工人在加工床垫。(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12月15日电/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自然与当前国际大背景有关。比如,全球经济普遍放缓,贸易摩擦持续发酵,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等,都从某种程度上拖累了中国经济。不过,中国也必须认清自身当前面临的问题,如此才能为未来发展找准出路,幷应对各种挑战。

  美国《侨报》12月14日载文《下行压力大 中国经济需迈过哪些坎?》,文章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人口流动,拉动了城市建设、城市消费。工业化的发展,帮助中国引进了外资和技术,也完善了中国的工业体系,“中国制造”迅速走向世界,中国收入水平快速提高。

  从目前来看,城市化和工业化遇到了瓶颈,突出表现在两者对中国经济拉动力不足。城市化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中国城市房地产过度扩张,在破坏中国经济良性平衡之时,也压制了中国民众在其他领域的消费。其次,中国一二线城市控制人口规模政策,造成了很多流动人口无法获得落户、就业、育儿等方面的保障,这同样压制了城市经济的消费活力。再次,三四线收入低,机会少,产业不健全不发达,很难吸引外来人口,很多地方甚至还面临着人口流失的压力。最后,近年中国提出“房住不炒”后,中国房地产业进入寒冬,也直接影响到了其上下游行业链条发展。

  工业化方面,中国面临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挑战。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传统产能过剩,人工土地成本上升,工业化陷入了困局。具体表现为实体经济不振,产品竞争力不足,企业经营压力普遍较大。虽然,中国近年也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寻求高质量发展,但效果幷不明显,因为这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

  民资企业在中国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据统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量中的60%、新增就业中的90%以及财政收入中的一半以上由民企贡献。但近年,中国民企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今年,中国一度传出了“民营经济退场论”的声音,一度引发了民营资本的恐慌。事实也是,当前民企就面临着融资难、发展难等困难。近年,中国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不少民企从事的却是传统低端产能供给,缺资金乏技术下,它们中的很多不得不走向没落。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