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嫦娥四号奔月:中国首次进入“月球未知领域”
http://www.CRNTT.com   2018-12-25 10:40:17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12月25日电/中国在它快速推进的月球探索计划中再一次站到了创造史上首次的门槛上。

  据美国《科学美国人》月刊12月21日报道,自2007年以来,中国已经进行了三次探月任务,其中一次使用了该国首个机器人着陆器和月球车。中国最新的月球探险始于2018年12月8日凌晨,一枚携带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由着陆器和月球车组成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目标是月球背面,即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个半球。此前还从来没有航天器在那里实现过软着陆。

  在发射升空幷朝着月球飞行了4天半之后,嫦娥四号进入了椭圆形的环月轨道,等待着命运的降临。中国尚未公开宣布嫦娥四号将于何时尝试着陆,但大多数专家猜测着陆最早将于2019年1月初进行,因为从那时起,月球背面将有大约14天的时间沐浴在充足的阳光下,为嫦娥四号的太阳能电池充电。

中国探月工程进一步证明软实力

  美国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的布朗大学著名行星学家吉姆•黑德说,嫦娥四号任务进一步证明,中国不仅将月球视为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天体,而且也是中国成为新的全球超级大国的漫长征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资产。

  黑德说:“所有从事航天活动的国家都把目光投向月球,这既是为了自尊——它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国家,也是为了声望——其他国家如何看待它们。”他说:“此外,正如在冷战初期美国与苏联之间的竞争中一样,成功的太空探索是‘软实力’的巨大实证,能够以不具威胁的和平方式展示技术实力和领导力。”他还说:“在国际社会对机器人和人类探索月球重新燃起的兴趣中,中国显然走在了前沿。”

  就中国而言,2018年5月为给嫦娥四号充当通信中继而发射的一颗名为“鹊桥”的卫星是与探索月球背面相关的技术实力之一。由于月球的“身体”会阻挡地球与月球背面之间的无线电往来,只有像“鹊桥”这样的卫星才能实现航天器与地面控制人员之间近乎实时的数据传输。黑德说,与其说“鹊桥”执行的是一次性的支持任务,不如说它是迅速发展的“探月通信全球基础设施”的第一个组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