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深化学前教育改革 实现幼有所育期盼 
http://www.CRNTT.com   2018-12-28 15:19:36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对人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品德培养、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而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教师。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核定人员编制,严格依标配备教职工。张志勇介绍:“今年年内,山东全省公办幼儿园将全面完成核编工作,通过挖掘现有编制资源,预计新核增编制6000余名;在编制总量无法满足的地区,我们正在探索实行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的管理方式。”

  谈到幼教教师待遇,吕玉刚表示,要健全待遇保障机制,统筹公办园教师工资收入政策、经费支出渠道,确保公办园所聘用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要将公办园中保育员、安保、厨师等人员的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民办园要参照当地公办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相应教师的工资收入。

  学前教育是公益事业,坚决遏制民办园过度逐利行为

  在坚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园的同时,“针对部分民办园的过度逐利行为,也要坚决予以遏制。”吕玉刚说:“规范发展民办园,主要是在办园方向、办园行为上进行规范。学前教育是重要的公益事业,绝不能把它作为逐利的工具。”

  对此,《意见》明确规定,社会资本不得通过兼幷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资本、协议控制等方式来控制国有资产或者集体资产举办的幼儿园和非营利性的幼儿园;同时规定,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者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者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种种监管措施和机制,实际上是在鼓励和引导有教育情怀的人士脚踏实地办教育,用有温度的资金办有良知的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认为,对社会资本在学前教育领域过度逐利的行为做出的限制性规定和规范性要求,对于回归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属性、促进民办学前教育规范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具有现实意义。

  (人民日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