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6日电/近日,为更好适应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的新形势、新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出台《税收征管操作规范》(以下简称《操作规范》),进一步规范税费业务办理,解决纳税人、缴费人和基层税务人反映最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降低税费遵从成本,提高税费征管效率。
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税务系统实现了国税地税机构、人员、业务和信息系统的合二为一。为契合新税务征管流程与岗责体系的新变化,满足税费管理与优化服务的新要求,《操作规范》对原分国税、地税业务编制的税收征管规范进行全面修订,实现税费和非税收入征管操作办法的统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一是对所有税收业务明确全国统一规范;二是对社保费征缴共性事项明确全国统一规范;三是对全国统一执行的非税收入业务事项明确全国统一规范,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和缴费人,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
大幅精简征管业务事项和表单资料。税务总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司司长饶立新表示,《操作规范》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清晰界定征纳权责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共享数据、合理划分业务类型等,推动业务流程优化、报送资料和表证单书精简。
实施“信用+风险”动态监控管理。《操作规范》在信用动态监控管理方面,对信用积分高的纳税人、缴费人提供更多更优的增值服务;对信用积分低的纳税人、缴费人适度加大检查频次。在风险动态监控管理方面,重点关注纳税人、缴费人的税费遵从风险,实现事前服务提醒和提示更正、事中风险监控和业务阻断、事后快速响应和及时应对,幷将风险应对结果计入信用积分,实现信用管理与风险管理的良性互动。
“此举有利于对信用低、风险高的纳税人与缴费人实施精准监管,对信用高、风险低的纳税人与缴费人在少打扰甚至不打扰基础上提供更便捷的办税缴费服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税务执法方式、健全税务监管体系的要求在税务部门落实落地的生动实践。”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汤继强说。
(来源: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