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遵循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规律
http://www.CRNTT.com   2019-08-17 08:24:01


 
  让金融机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需要强化其内生机制建设。因此未来中国金融发展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要将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好。金融业要坚决服务好国家级经济发展战略,包括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12家自贸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等;金融业要坚持做好普惠金融,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好一带一路倡议。金融业发展要与国家经济发展充分血脉相融。

  二要将金融发展与先进科技赋能结合好。围绕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金融机构要积极拥抱新技术,运用好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以及资源导流、创新金融服务等,打造新时代开放银行,提升银行机构开放、共享水平,丰富服务场景,实现多方合作共赢。积极推动包括公司金融、互联网金融、虚拟银行、金融科技等全方位发展,提供更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综合金融服务。

  三要将金融发展与打赢三大攻坚战结合好。牢记银行属于服务业范畴,应实实在在满足人民大众金融服务需求,要积极高质量响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与期盼。重点满足重大风险防范、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特别是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大背景下,要充分运用新科技、新模式、新业态,承担好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创造更多社会效益。

  四要将金融发展与应对人口老龄化结合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是金融发展应有之义,应高度重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趋势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金融业发展的影响。要正视人口老龄化发展大趋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创新,积极满足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第四,注意防控处理金融脱实向虚过程中诱发新风险,是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转变的重要保障。

  金融业往往“牵一发动全身”,要注意防风险措施有可能产生的新风险。中国房地产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吸纳了大量金融资源,蕴含着较大区域性、系统性风险隐患,金融机构在应对这些领域问题时,应慎之又慎并加以科学应对。

  其一,要注意解决政策出台的时机与执行力度,避免监管发力过快过猛,避免简单粗暴的“一刀切”,要预留出足够缓冲空间。

  其二,要坚决落实“房住不炒”,避免金融体系资金向房地产领域过度集中。房地产吸纳了大量金融资源,要谨慎处理房地产领域金融问题,金融政策过紧过松都会造成房地产行业大幅波动,建议松紧适度,高度审慎。

  其三,要坚决主动退出僵尸企业和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逐步退出过剩、落后产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更大空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