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推动电力价格市场化改革走向纵深
http://www.CRNTT.com   2019-11-07 08:28:14


 
  从实践层面看,输配电价格改革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的定价机制基本建立;各地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约50%的燃煤发电上网电量电价已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现货市场已开始建立。

  从市场供需格局看,全国电力供需相对宽松、燃煤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低于正常水平,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已具备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这为加快推进竞争性环节电力价格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利基础。

  根据改革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通过这一变化,买卖双方可以根据外部形势的变化,更加自主自愿地商定浮动价格,从而使价格更能反映发电成本,能够更好地反映电力供求变化,并把电力供求变化反向传导至电煤供求关系中,进而影响电煤价格谈判,进一步缓解“煤电顶牛”现象。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这一改革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可以将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反映在电价中,进而倒逼低效率机组逐渐退出市场,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发电效率整体提升,更有利于推动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燃煤发电量约占全部发电量的65%。构建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平稳有序放开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加快形成能够有效反映电力供求变化、体现煤电功能作用的价格信号,使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无论对于发电企业,还是上游煤炭行业和下游用户,都将产生深远而有益的影响。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林火灿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