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抗击新冠病毒离不开网络空间治理的有效创新
http://www.CRNTT.com   2020-02-02 09:07:00


 
  第三,网民对真相的追求,以及对治理效果的需求,客观上构成了巨大的动力,推进治理体系从“单一内容管理”向有规划的动态行动能力体系转变。从已有的实践看,抗击新冠病毒是否取得成效,日趋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其话语和行动均围绕这一点展开。能够有效满足此类预期的治理创新,典型的如媒体架设在火神山施工现场的直播点,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超过600万,网民甚至已经为每部工作的挖掘机起了昵称,然后通过评论进行交流。这种现象级的场景,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网络治理的前行方向。如果只是单纯的将信息公开,但不能辅之以解决问题的行动,其效果将可能呈现显着的边际递减;如果是有效的行动性信息,如实时展示的建设场景,带来的自激励效果可能超越传统的认知,塑造某种现象级的新存在。

  文章认为,就与抗击新冠病毒相关的内容治理而言,遵循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19日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讲话的精神,大致需要解决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特定内容信息的有效识别、个性化回应以及精准回应的问题。换言之,网络要发挥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网络空间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微博就涉及此次新冠病毒相关“谣言”处置问题刊发专文,从法律专业的角度进行了精准的阐释,应该对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在“4•19”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等,这样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利用网络进行欺诈活动,散布色情材料,进行人身攻击,兜售非法物品等等,这样的言行也要坚决管控,决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当下的世界,全球网络空间充满了各种形式的博弈和较量,在抗击新冠病毒的过程中,基于敌意的谣言从来都不曾缺席,坚定、精准、有效的回应这种攻击,一方面需要做好手上的事情,解决“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地作为,构建一套更加有效、精准和智能化的治理体系。

  第三,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在“4•19”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要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无论是网络技术本身的特性,还是作为国家治理体系至关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都需要贯彻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的宗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对内容的有效治理,精准的吻合人民的需求这一基线。

  总的来看,不期而至的新冠病毒抗击战,是一场典型的遭遇战,而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实现有效的创新,才能保障赢得这场艰巨斗争的最终胜利。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