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疫情难阻中国经济发展大势
http://www.CRNTT.com   2020-03-05 09:17:29


 
  一是化疫情为转机,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疫情的发生是对过往生产、消费方式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当下的考验更是对未来的校验,希望能够在对冲疫情影响过程中,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生产、消费模式。充分考虑全球和国内经济体系前所未有的深度分工性,要从系统角度和整体的角度思考疫情中和疫情后经济恢复工作。充分考虑目前全球经济体系的巨大的相互依存性和关联性,做好进出口企业的支持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二是完善战“疫”物资战略储备,克服市场失灵。疫情的快速发展引发口罩等医疗物资的短期需求急剧扩张,原有供给体系无法适应产能的急剧扩张,由此带来这些领域经济短期剧烈波动,从而带来了市场失灵。为减缓其对经济的冲击,政府应分类分级健全关键物资储备体系,扩充储备效能,将应急医用物资纳入城市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分区域布局,登记备案一批战“疫”生产厂商,采用常态产能和“战时”产能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滚动补充、定期更新和轮替,做到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保障有效供给,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是沟通上下游,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企业应主动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对于受疫情影响可能延迟完成的交易订单,应及早与对方协调,重新签订相关协议或补充签订协议,全面评估企业受疫情影响程度,并争取上下游企业和金融公司的支持,及时制定合作商的备选方案。同时,企业也可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加强员工与企业的关联性,激发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员工共同面对挑战。

  四是部署“新基建”,推动开拓创新。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过程中,互联网通信技术在调配销售物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应重点对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5G、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新兴基础设施建设”,从智能服务、虚拟运营、内容创新、互动体验等方面,加强线上线下业务融合,降低运营风险和管理成本、人力成本,开拓收入新渠道,保障特殊时期的多元化市场需求,加快经济恢复和提高应对经济风险的能力,实现向高质量发展的跨越。

  五是开源节流,及时止损。企业应综合运用多种成本管控手段,重构自身的成本能力,控制好固定成本、杜绝亏损及低质量的增长、抛离不良业务,缓解当前资金困难,并利用好减租、减税、减息、补贴、续贷等政府支持政策,同时积极与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联系,争取社会资源支持。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