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孙杨败诉,为谁敲响警钟?
http://www.CRNTT.com   2020-03-05 11:52:59


 
  事实上,孙杨之前因为兴奋剂遭遇过一次禁赛,同样与中国体育系统的“低级失误”脱不开关系。孙杨从2008年11月起因心肌缺血在心脏不适时遵医嘱服用万爽力(其主要成分为盐酸曲美他嗪)。2014年1月1日起,此药变成“赛内禁用,赛外可用”,但“中国反兴奋剂网站和下发给所有运动队的《2014年版反兴奋剂禁药名单》和《运动员手册》中都没有更新,运动员对此毫不知情”。结果孙杨在该年5月的全国冠军赛中被查出阳性,禁赛三个月。

  这两起事件充分显示,中国高水平的运动员和运动队越来越多,但与之相称的高度专业化的“体育事务专业团队”却极度缺乏。尤其是法务、医务、外务等方面的人才,说是一才难求怕也不为过。孙杨拒检案,如果有精通世界反兴奋剂组织规则或国际体育法准则的专家及时指导,也许不至于落入今天如此被动的局面。之前孙杨团队却数次打悲情牌,显然是搞错了焦点,除了让自己的业余暴露得更彻底,别无助益。

  作为28岁的老将,孙杨在泳池奋战多年,不仅为中国人,也为亚洲人赢得荣耀,成为这个项目标杆式的人物。能达成这样的成绩,纵然有过人天赋,也离不开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满身的伤痕累累。多年心血一夕全废,泳池里的英雄没有倒在兴奋剂上,却倒在了对规则的漠视和误解上,让人扼腕叹息。

  而对中国体育界来说,奥运冠军常有,超级明星难求,需要各种机缘巧合。屈指数来,在世界体坛有影响力的中国运动员也只有姚明、刘翔、李娜、孙杨等寥寥数人。孙杨事件对中国体育的打击,绝非是东京奥运会损失一两枚金牌那么简单。如果能以此为契机,展开一次对理解规则、遵守规则的教育,幷重建执行规则以及维护利益的机制,则善莫大焉,功在久远。如果舆论和官员还停留在“西方阴谋论”的认识层面,任由情绪化语言主导舆论,不做任何实质性改变,则孙杨的悲剧还将在日后重演。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