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海南自贸区建设两周年
http://www.CRNTT.com   2020-04-13 13:19:48


 

  高标准规建释放动能

  去年11月,海口江东新区临空产业的重要引擎、美兰空港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一期)项目动工,总投资16.28亿元,占地约220亩,拟建设大修定检机库、喷漆机库、国际航材存储交易中心等各项相关设施。

  2014年,海航集团曾想发展飞机维修产业。当时,他们在美兰机场的两个维修机库,只能容身一架窄体飞机和两架宽体飞机。

  海航集团持有飞机维修国际全牌照资质,整个海南的从业人员达3000人,但海南的航空维修产业年产值仅35亿元人民币。有需求、有条件,为啥没动起来?

  “航材制造业基本垄断在欧美厂商手里,我国的航材关税、增值税综合税率在20%左右。和新加坡这些自贸港比,没有保税后的价格优势,很多航司舍近求远,到国外修。”业内人士分析道。

  产业“引擎”装不上,海南想发展临空经济,无处发力。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优势,集聚创新要素。”2018年,江东新区重新谋篇布局,以美兰国际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区,成为江东新区的产业“领头雁”。去年11月,海南出台政策支持,海航集团与海南发展控股、海口城建集团合资成立公司,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正式动工。今年1月,江东新区申报设立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

  “随着自贸港建设进程加快,全球客货飞机在海南起落更频繁,将催生庞大的飞机维修服务需求。”江东新区临空发展部负责人刘愿然说,“我们现在建的是面向印度洋、太平洋,服务全球航空公司的飞机维修平台,进而带动整个海南临空产业集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