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我国科考队员首次发现鲸落生态系统
http://www.CRNTT.com   2020-04-16 14:12:44


 
  随后,大量厌氧细菌会在鲸落中滋生蔓延,它们进入鲸骨和其他组织,分解其中的脂类,幷与海水中溶解的硫酸盐结合产生硫化氢。化能自养细菌则将这些硫化氢作为能量的来源,利用水中溶解的氧将硫化氢氧化获得能量,与化能自养细菌共生的生物也因此有了重要的能量补充。

  最后,当有机物质被消耗殆尽,鲸骨的矿物遗骸又会以礁岩形式成为生物们的聚居地,比如,充满生机的珊瑚礁。

  “鲸落从形成到最后完全分解,可能需要几百年时间。这期间不光可以改变鲸落所在地的环境和生物种群分布,甚至可以影响到新物种的演化。”赵牧秋表示。

  此前,科学家们在鲸落的鲸骨中发现了几种特殊的吃骨虫,它们只寄生在鲸落的骨头中,样子类似于水纹形的荧光棒,它们产下成千上万的幼虫在海洋中漂浮,直到遇到另外的鲸落,然后重新开始这一过程。

  赵牧秋表示,鲸落的出现不仅为深海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更重要的是将鲸在海水上方获取的能量向下运输,极大地促进了深海生物的繁衍和发展,“鲸骨以矿物基质的形式贮存丰富的脂类,这些营养成分靠细菌分解十分缓慢,一头大型鲸可以维持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一鲸落,万物生,对于漆黑的深海而言,这是一份极其贵重的礼物。

  目前发现的自然鲸落不超过50个

  这一次我国科学家在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的鲸落,约3米长,科学家们分析,这个鲸落为齿鲸的尸体,很有可能是鸟嘴鲸,目前在鲸尾上尚有组织残余,估计它死亡的时间幷不算长,具有长期观测价值。

  那么,是不是所有鲸死亡都会形成鲸落?答案是否定的。

  幷不是所有的海洋环境都能够形成自然鲸落,有科学家通过对美国加州蒙特利峡谷处鲸鱼尸体的长期观察发现,海水深度和相关的物理环境,对鲸落生态圈的形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1977年,美国海军的潜水艇第一次在深海中发现了鲸的骨架,随后直到1987年,美国科学家克雷格·史密斯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现鲸尸体形成的生物群落。直到现在,人类所发现的现代自然鲸落的数量,不超过50个。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