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北青报:推进全面复工复产加速疫后经济恢复
http://www.CRNTT.com   2020-04-19 11:26:34


 

  尽管复工复产正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进,但距离真正落实“全面复工复产”还有一定距离。目前,北京、天津、湖北、河北4个省级行政区还处于一级响应状态,全国性文体活动及跨省跨境旅游等尚未恢复,酒店、餐饮、影视娱乐、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复工率较低。这意味着,推动经济全面恢复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与障碍,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激发。

  防范疫情和复工复产看似是矛盾的两面,但并非不可调和。中国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治理创新,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为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第一,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加快实现全产业链复工。全产业链是中国的独特优势,但在实际复工过程中,全产业链各企业复工还存在不同步、不协调的情况,一个环节脱链就会影响整个产业链的效率。政府部门应积极开展产业整体情况调研,发挥协调作用,对企业的复工复产进行辅助指导,为存在困难的企业提供帮助,最大程度上让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实现高效率配合,保持节奏一致。上海会同江苏、浙江、安徽建立长三角复工复产复市协调联动机制,就是对推动全产业链复工的一种有益探索。

  第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应作出复工表率,推动企业真正实现复工复产。在2019年全国各省市GDP排名中,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处于前四位,不仅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地区,更对全国其他地区具有带动作用。北上广深作为国际性大都市,面对着较大的境外输入病例风险,各级政府已经对高风险人员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把这种风险降到最低,因此有条件、有必要加快安全有序复工复产进度,并带动其他地方加速复工复产。

  第三,探索总结疫后中国恢复经济的经验,与世界其他国家分享,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回暖。疫情出现以来,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总结出了一系列有效经验,对世界各国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参考。目前,当各国正在探索安全有序复工的方法时,中国作为第一个控制住疫情并开启复工的国家,应总结出一套既可防范疫情反弹又能最大程度实现复工复产的经验和方法。例如在复工过程中,中国广泛使用互联网应用发展线上经济,通过大数据技术,“云”上智慧抗疫等措施实现安全复工。这些抗疫复工经验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模式参考,助推疫后世界经济发展快速走出危机。

  这场全球疫情危机给各国带来的影响都是深刻的,并且这种影响可能长期存在。中国既要从自身出发,通过加速复工复产稳定国内经济,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大力加强国际合作,与各国共同推动疫后世界经济加速恢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