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网评:消费强刺激,经济活起来
http://www.CRNTT.com   2020-04-20 10:18:02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短期内技术和资本基本上是给定的,经济复苏与就业的关系也就无法割裂:就业增加了,经济就增长;反过来,没有经济增长,也不可能有就业的上升。

  受消费制约,增加流动性和减税等措施的作用有限,因为企业如果没有订单就不会开工,因而也不需要流动性,同时减税也失去了意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全社会的有效需求,但建设周期长,效果也不容易传导到中小企业那里去,因而在短期内起不到促进就业、增加民众收入的效果。而且,大规模地搞基建后遗症很多,其中债务的再次累积是必须关注的问题。自2017年起,中央政府在“去杠杆”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果再次大量上新的基建项目,有可能让这些成果付之东流。

  要提振消费,就需要知道消费下降的原因。笔者认为,首要原因是民众还没有从防疫心态中缓解过来。进入3月份以来,各地陆续降低了防疫等级,然而多数民众的信心尚未完全恢复,因而不敢出门消费。第二个原因是地方政府对于疫情仍然高度警觉,对消费场所还有较多限制,强化了民众的防范心理。第三个原因是经济停摆之后民众的收入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4.6%。消费的基础是收入,收入下降会带动消费下降。

  搞清了消费下降的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当前最为重要的是提振民众的消费热情,在防疫和经济复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根据现有的流行病研究成果,新冠病毒极有可能长期存在下去,因而在疫苗研发成功之前,全世界都必须学会与病毒长期共存。一般而言,疫苗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普遍应用,由此推算,今年内见到疫苗的可能性较小。从现在到年底还有七个多月时间,显然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如此之长的时间里一直采取隔离措施,常态化防疫才是唯一可行的选项。

  社会上有许多人担心疫情会二次暴发。尽管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过去几个月的事实证明,只要保持对疫情的严格监控,一旦发现传播苗头就及时做出反应,我们完全可以把疫情消灭在萌芽阶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