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奇特的石油逻辑
http://www.CRNTT.com   2020-04-29 09:09:42


 
  19世纪伟大的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非常睿智地提出“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的分析框架。他一再强调,不要只看到干预经济“看得见的”好处,还要看到“看不见的”坏处。

  主流经济学界普遍接受干预,就是因为他们常常只看到了“看得见的”,没看到“看不见的”。奇特的“石油逻辑”,只不过是主流经济学失败的分析范式的又一个案例。

  经济学上说,凡选择必有代价。疫情冲击下,其实是绝大部分企业受损的。帮石油企业,就是让其他企业受损更大。对于世界经济而言,其他企业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规模上来说,都是远远大于石油企业的,这时候放手让市场去调节就好了,怎么能为了少数企业的利益,就损害大多数企业呢?

  石油企业过去赚得盆满钵满,现在亏损甚至破产,又有什么不应该?难道别人就没有亏损、破产?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早就说过,破产的企业,它的资产并没有消失,而只是换了主人。像沙特阿拉伯那样增加石油产量,帮助世界经济渡过难关,待世界经济得到修复以后,其他石油公司仍然是可以赚大钱的。目前让他们多卖点低价油,又有什么不应该?尽快帮助全球经济复苏,最终也会让石油行业得利。

  错误的观念,比病毒的危害更大。各国天天把“反垄断”挂在嘴上,然而,在奇特的“石油逻辑”的支配下,他们却自己干起了用行政力量来联合限产、提价的勾当,这益加显示,主流经济学迫切需要革命。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邓新华(财经学者)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