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安阳捋面:舌尖上的非遗
http://www.CRNTT.com   2020-04-29 11:20:27


  中评社北京4月29日电/据安阳网报道,落日的余辉中炊烟袅袅,在小村落一处低矮的灶房里,劈啪作响的柴火映红了母亲的笑靥,她拍一拍沾着面粉的双手,将一碗热气腾腾的捋面端上桌……虽然离乡多年,但是那温暖的一幕深深地刻在王永法的记忆里,浸满亲情的碗里盛满了他儿时的欢乐。

  作为安阳捋面的非遗传承人,王永法始终用对一碗面的执着,让捋面从小作坊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今年4月21日,安阳捋面等24个非遗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和遴选,被确定为我市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

  一碗面里的传承

  细如委綎,白如秋练。有着久远历史的安阳捋面被称为“水引”,是面条界的“老祖宗”。作为我国最古老的面食之一,捋面是在一种汉代面食基础上发展的衍生品,晋代廋阐《恶饼赋》即描述有“水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也记载有“水引”的做法。由于口感绵软、好消化、不涨胃,捋面在安阳县西部百姓中广泛流传。

  “我是江苏人,平时很少吃面。我前年来安阳第一次吃过捋面后,绵软而劲道的捋面让我印象深刻。因为生意,我每年会来安阳三四次,每次都会过来吃上一碗。”4月24日,在富泉街的永超捋面店内,刚刚点过面的杨先生对安阳捋面赞不绝口。做捋面,王永法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从和面开始,三揉三饧、切片、捋面、下锅……每一步都在时间的酝酿中还原着儿时记忆中那碗捋面的味道,不仅让外地人念念不忘,也让越来越多的安阳人成为捋面的忠实“粉丝”。

  从2015年安阳捋面被确定为安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到2016年9月跻身省老字号产品行列,从2018年入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今年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安阳捋面逐渐成为安阳传统美食的一张名片。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科长郜艶红告诉记者:“安阳捋面传承人王永法攻克了捋面制作工序繁杂等难题,实现了捋面生产的规范化和规模化,他自筹资金建设了安阳捋面传承基地,为捋面保护与传承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提升了捋面在现代人生活中的影响力。”

  一碗面里的产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