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于泽:加码财政对中小微企业兜底
http://www.CRNTT.com   2020-05-01 10:18:22


 

  中国经济恢复的动能就在现在的这些企业。最关键的就是加快企业特别是社交密集型企业的复工复产,保证它们活下来。现在的这些企业已经实现了劳动力与企业的匹配,一旦这些企业破产,再次招工的时候就要再次匹配。而匹配的成本很高,且不一定能够短时间有效匹配。经济学有一个词叫“劳动窖藏”,就是希望在危机时期,能够让企业留住员工,经济恢复之后才能够更好实现资源配置。

  关键二,应当在供给侧加大国家兜底力度,增加劳动密集型基建建设

  新冠疫情的核心是供给侧导致的需求侧冲击放大,因此,在加快复工复产,采取更为灵活细致的防疫措施的同时,应该在供给侧加大国家兜底力度,而不是盲目进行大规模的需求侧刺激。

  首先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兜底。除了财政减免以外,更有效地是加大金融支持。央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一方面主动降息,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另一方面由监管部门主动分担部分风险,例如,中央银行接受小微企业贷款作为抵押品发放PSL再贷款,让商业银行乐于贷款给中小微企业。进一步拓宽中小微企业的债券融资渠道,可以适当考虑对中小企业集合债进行结构化,创造更多高信用等级层次,提高流动性。此外,可以将数字技术进一步与征信相结合,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征信服务,有了更多的征信服务之后,可以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价。最后,为了拓宽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可以进一步通过财政资金以产业孵化基金的模式帮助企业融资。

  其次,兜底时要以保就业、促就业为主要导向。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5.9%,创下新高。人们没有稳定的收入,就不会放心消费,这对经济复苏非常不利。加大财政对就业的兜底力度,就能够更好维护当前的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所以在就业政策上可以考虑兜底力度更大一些,通过国家的力量去承受更多一些。

  另外,今年的基建应该更加偏重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的基建投资能够带动就业,在今年基建投资优先级上,不是简单地考虑资本密集型,而是以就业作为导向,考虑劳动密集型基建建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