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网评:防范性骚扰家庭教育不能缺位
http://www.CRNTT.com   2020-05-04 11:37:08


 

  在笔者看来,此种尴尬既是社会环境使然,也是家庭教育使然。对系统性治理模式来说,有关部门固然应积极行动,完善救济渠道,让受害人敢于第一时间发声。而对家庭教育来说,监护人则需未雨绸缪,多谋善导,为孩子免于性骚扰,或在遭受性骚扰后免于长期承受关联苦痛,分担相应责任。可以想见,未成年人遭受性骚扰,不仅会给其身心健康与成长带来风险,给家人带来痛苦,同时也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困扰。因此,防范性骚扰,家庭教育是不能缺位的。而鉴于性骚扰依然不时发生的当下情势,家庭教育中尤其要加快普及如下一些“基本素养”:

  其一,重视启蒙,慎于细节,让孩子受益于临时机变。日常生活中,监护人要有意识地教会孩子,什么是隐私部位,什么是性骚扰,以及如何避免性骚扰。要启发孩子从小分清亲切与侵害的界线,警惕暧昧的挑逗与暗示,态度鲜明地拒绝性骚扰;要培养孩子在遭受难以避免的侵害时以退为守、存留证据的能力;要反覆提醒孩子,不论遇到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都要及时告诉父母。这些平时的努力,或许有助于孩子在情急之下,能够依靠自己的判断与行动来趋利避害。

  其二,万一未成年孩子遭受性骚扰,应及时求助于法律正义。现实中常出现对受害者不友好的情形,受此类经验误导,有的监护人发现孩子遭受性骚扰,第一反应是痛感“不光彩”,然后是忍气吞声将孩子转到别的学校,最后等到孩子与自己都难以咽下苦果时,才去报案寻求警方帮助。需强调的是,孩子遭受性骚扰,事发之初乃是查找与固定证据、拦截犯罪嫌疑人后续施害的最佳时机。家庭教育在此方面应达至的境界是,少长同心,不为“家丑不可外扬”等观念所困。否则,只会断送报警及保全证据的窗口期,并为孩子此后的无尽煎熬埋下伏笔。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