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俄胜利日阅兵的“前世今生”
http://www.CRNTT.com   2020-05-07 12:18:38


 
  这一举措也收到了一定成效。2010年是俄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俄罗斯举行了史无前例的“全境同步阅兵”活动,俄境内横跨10余个时区的18个城市,统一在莫斯科时间10时开始阅兵式。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一些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活动,美国、英国、法国、波兰等北约国家的军队也应邀亮相红场受阅。阅兵结尾时,由1200人组成的多国混合军乐团奏响《欢乐颂》和独联体国家“没有边界的国歌”《胜利日》,成为这次阅兵式上的经典一幕。

  多年来,胜利日阅兵的规格都根据年份而定。“逢五”“逢十”的“大年”阅兵,俄常会邀请各大国政要首脑,且参阅装备和军队规模一般会是“小年”的两倍。

  但是,这样的惯例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局势之中无法保持一成不变。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遭遇西方围堵,遂在这个原本属于“小年”的胜利日举行了冷战后规模空前的阅兵。刚加入俄联邦的塞瓦斯托波尔与俄各大城市一同举行阅兵式,驻守克里米亚半岛的一线部队与其他装备方阵一并踏足红场,69架战机气势磅礴地飞越红场上空,以示“会像先辈那样鼓起斗志、绝不向外部压力低头”。

  近年来,美西方愈发刻意淡化苏联在消灭纳粹德国中的作用,波兰、乌克兰等国甚至质疑卫国战争的正义性,这使得胜利日阅兵已不只是俄凝聚民族精神的平台,也成为其重新划分“朋友圈”的试金石,乃至捍卫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争夺国际话语权的角力场。

  2015年,美、英、法、德等西方大国首脑悉数缺席了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但当年的胜利日阅兵规模较2014年更大,仅在红场受阅的官兵就达1.5万多人,包括“亚尔斯”洲际导弹、T-14“阿玛塔”坦克、“台风”装甲车在内的一众新锐装备也在红场首次亮相,俄空军总司令邦达列夫上将更是亲自驾驶图-160战略轰炸机打头阵飞过红场。

  此后几年,俄罗斯胜利日阅兵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其中一大亮点是,众多曾在叙利亚作战的将士和装备纷纷亮相,在展示俄军事改革新成就的同时,也传承着俄罗斯民族的光荣、自豪与梦想。

  来源:解放军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