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网评:香港自己养不活海洋公园
http://www.CRNTT.com   2020-05-15 10:03:52


 

  2003年,海洋公园由号称“兰桂坊之父”的犹太裔商人盛智文接手,盛作出多项改革,其中最有创意的是推广外国的“哈啰威”(万圣节),令其成为香港一大节日。然而,公园的多项大型建设,例如海滨乐园、热带雨林天地、冰极天地等等,投资本金高达55.5亿港元,是由借贷得来,可以说,今日海洋公园的财政困境,正是源自当年盛智文的借贷投资。至于海洋公园最受欢迎的生物,如熊猫、金丝猴、中华鲟、娃娃鱼等,则全是来自内地的无私帮助。

  实际上,海洋公园之所以能够转亏为盈,完全是因为2003年之后内地自由行的逐步扩大,由大量的内地游客所支撑。BBC拿香港迪士尼乐园作比较,说海洋公园因太过依赖内地游客才陷入困境,完全是胡说八道。数字说明一切﹕迪士尼乐园自2005年开业以来,一直亏本,直至自由行持续扩大之后,方才扭亏为盈。以2013年自由行高峰期为例,迪士尼的内地游客占45%,海洋公园是50%,两者的相差只是5%而已。

  那为什么迪士尼乐园的人均消费量更高呢?原因很简单,迪士尼乐园的投资额是海洋公园的好几倍,固定资产多,人均消费更多,是自然的事。但如果计算投资回报率,以少亏当赢计,海洋公园的投资固然不智,但迪士尼显然更“冤大头”得多。

  一个基本常识是,主题公园的规模极大,一个城市所能提供的游客数量绝对不能满足其营运成本,而是需要地区周边的大量人口,方能构成共生环境,例如美国的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世界,分别位于人口大州加利福尼亚与佛罗里达,日本有东京迪士尼和大阪环球影城,广东长隆水上乐园所在的大湾区有7100万人口,香港不论是迪士尼乐园还是海洋公园,都必须依靠内地游客方能生存,单靠本城市和国际游客,根本不足以养活偌大的一个主题公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