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假残疾盯上的是真利益——“假残真证”调查
http://www.CRNTT.com   2020-06-25 10:54:54


 
  据了解,近期有关部门进行了整改。记者致电沈阳市几个社区询问办理残疾人证是否可由他人代办,均被工作人员拒绝。

  目前大东区在残疾人证办理流程中的社区申报环节增设了现场视频照片上传步骤;在医院体检环节,推进体检表流转电子化,通过加强智能化监管措施,确保体检、鉴定意见确定、真实、可追溯,实现相关信息直传有关部门。

  有相关业务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当前医学鉴定领域仍有“盲区”值得注意。“比如,鉴定是否丧失视力难度就很大。仪器设备无法完全保障判断的准确性、真实性。还有听力鉴定也面临类似困难。”这位工作人员称,部分人为了办证大“秀”演技,可能影响鉴定结果。

  “大数据”推动精准监督 杜绝“假残真证”

  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修丽丽认为,健康人使用残疾人证骗取国家相关补贴已经涉嫌违法犯罪。另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发布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规范,企业利用租借、挂靠残疾人证“假招聘”逃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纳义务的,将可能面临勒令补缴、滞纳金罚款、行政处罚,严重的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规定,对残疾评定弄虚作假、违规办理残疾人证的有关人员将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如何提升监督效能?沈阳市大东区纪委监委正风肃纪监督室主任耿明称,当地正尝试利用“大数据”推动精准监督,补上残疾人证办理流程中的监管漏洞。

  据悉,依托沈阳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的大东区申办残疾人证工作监督和治理系统,通过选取沈阳市残疾人数据库、大东区公职人员数据库、大东区社区工作者数据库、大东区残疾人专干数据库、大东区公职人员体检数据库这“五库”数据进行比对,现已录入数据14630条,发现疑似问题75件,初步核实33件,立案1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

  “这个监管系统延伸到了社区和医院,完善和补充了中残联服务平台的办理流程。”耿明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