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张家栋:中国对印政策应遵循“三不应该”
http://www.CRNTT.com   2020-07-04 00:27:15


 
 
  关于中印边界冲突,张家栋表示,中印边界冲突是一个敏感度远高于重要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层级有不同的观点。目前两国已经成功地将这个问题从领土争端降级到边界争端,而且客观上争的也不是边界本身,而是对于边界实控线的认知,对管控本身的行为。这个争端本身是很小的。客观上,在多数部分是有共识的,有分歧的地方并不大。我们要将问题放在现实和历史的的背景来看。中印两个文明古国长期没有划定边界,而且争议的地区也是无人居住的不毛之地,这样来看,其实严重性并不像现在舆论所炒作的那样。至于现在敏感度如此之高,我认为这是媒体,主要是印方媒体的炒作所导致的。媒体的炒作导致中印冲突上升到双边民众情绪对抗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中印关系。我的观点不是说争端不重要,而是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其实可以冷静一些,情况并不像媒体报道的那样严重。

  张家栋分析指出,2003年后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降级为边界争端,并进一步降级为技术性问题。他谈到,如果两国都是以领土争端的视角来处理两国关系,那么目前就不会是这个局面。两国会不顾一切手段去服务领土争端的议题,目前两国之间经贸、人文的交流也就不会出现。现在很显然两国客观上并不是这样做的,而是以比较现实的态度来处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远远小于舆论中所展现出来的重要性,如果能够成功管控舆论,两国决策层或许会更加轻松。对于这个问题,要持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务实的态度。如果条件不成熟,那可以先搁置,不要让它发酵成更大的军事冲突。

  针对中印近期对峙冲突的直接原因分析,张家栋指出洞朗事件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他指出,洞朗事件破坏了两条红线。一是主权红线,在双方没有划线的情况下,双方国际法地位是平等的,对于一般的不算过分的行为其实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洞朗事件中印度越过边界线进入了中方境内,这是无法容忍的;另外一个红线是印度介入了中国与别的国家的关系,因为洞朗事件中涉及的领土也是中国与不丹的争议领土。印方由此认为中国是纸老虎,认为如果坚决与中国对峙,中国最终会因为受不了长时间的边界争端而退让。此后印度在边界上的顾虑逐渐减少,面对印度的这种态度,中国的不满情绪也随之升高。这种心态慢慢发酵就导致了现在的局面。4月份其实冲突已经开始出现,5月份对峙出现出现暴力化,变成恶意的打斗,而且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袭击,6月15号就出现了人员死亡。

  关于双方冲突导致人员死亡的问题,他分析到,从间接来讲,冲突是有预谋的,但人员死亡很可能不是预谋的,双方可能都低估了在特殊地区发生冲突的危险性。在海拔4000多米的情况,绝大部分死亡与高寒缺氧等条件都是有关的。这是一个很容易失去生命的区域。当然,这也暴露出中印管控机制无法满足现在两国关系的需求。过去是弱相关的边境关系,而现在已经是强相关的互动式的关系,因此,如果加勒万河谷事件事件处理得好,这将是中印关系重构、升级的契机。此次事件提升了两国之间建立新的管控机制的紧迫感。实际上,中印关系不可能有永远的赢家,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必然发生的偶发事件,我们能够找到方法来应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