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7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焦点访谈:“双循环”会带来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20-08-04 12:05:10


  中评社北京8月4日电/据央视网报道,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2020年过了一大半,我们经受的考验一个接一个。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出了一道“加试题”,我们一边抓全面抗疫,一边抓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和恢复。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已经由负转正。但是,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中国经济面临的形势到底是怎样的?下一步我们如何应对?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段的经济工作。



  今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中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一度降为-6.8%,二季度V型反弹,增速达到3.2%,由负转正,明显好于预期。现在疫情防控局势平稳,经济运行基本恢复。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判断,“中长期”“持久战”成了新的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全球化时代,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过去。短期压力之外,专家认为,我们目前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还是要从两个大局来考虑,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是世界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近几个月,有关“两个循环”的概念备受关注。基于“持久战”的判断,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明确,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规模、齐全的产业门类等,是强化国内大循环的坚实基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要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不断满足消费升级需求。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将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为中国经济提供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