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全球股市市值再超GDP 这次会发生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20-08-16 08:16:18


  中评社北京8月16日电/继2007年、2018年之后,日前全球股市总市值/GDP再度超过100%,前两次市场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在此次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和全球货币极度宽松下,会发生什么?

  截至8月12日,全球股市市值攀升至88.06万亿美元,而2019年全球GDP为87.75万亿美元,全球股市市值/GDP达100.35%。鉴于今年全球GDP增速预计将从去年的3%以上降至-3%,因此上述比值实际更高。

  美国的这一指标(被称为“巴菲特指数”)尤其高,至今已攀升至约177%的新高。市场担忧背离基本面的美股高估值能否持续,及其溢出效应可能带来冲击。

  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师科斯汀(David Kostin)对记者表示,美股未来的风险在于,疫情防控、美国大选的变数和2017年减税政策的逆转,将对标普500指数每股收益(EPS)构成下行风险;摩根士丹利则认为,美股有可能出现整体10%的回调。

  前两次都发生了什么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在过去的十多年,一共出现过两次全球股市市值高于GDP而后市场崩盘的情况:在2007年10月31日,全球股市市值达到阶段性顶峰62.56万亿美元(同年全球GDP为58.03万亿美元),此后一路跌至2009年2月28日的27.01万亿美元才见底,缩水三分之二;2018年1月31日,全球股市市值再达阶段性顶峰86.04万亿美元,超过2017年81.22万亿美元的全球GDP,此后一路跌至2018年12月31日的69.65万亿美元,缩水近四分之一。

  2007年的导火索无疑是次贷危机。2009年3月,美联储正式启动量化宽松(QE),买入国债和住房抵押支持证券(MBS),标普500指数在同年3月的666点触底,长达十多年的牛市正式开启。

  2018年年初则出现全球恐慌性暴跌,当年2月2日和5日美股接连出现闪崩。当时全球经济基本面无忧,但在美联储“量化紧缩”预期的升温下,由技术面超买、ETF指数基金清盘、CTA(期货投资基金)系统性减仓、程序化交易加剧跌幅等因素促成暴跌。此后,2018年全年市场都持续震荡,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最近的一次崩盘是在今年2月初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席卷全球时,全球股市市值一路从1月31日的86.54万亿美元跌至3月31日的68.46万亿美元才触底。

  全球央行推出了史无前例的宽松政策,且激进的财政政策同步配合。机构预计,这波疫情下,美联储将扩表近4.5万亿美元,四国集团(G4)央行总计扩表近6.5万亿美元。纳斯达克指数随后创下历史新高,较疫情前的高点还高出10%。

  事实上,早在2019年12月31日,全球股市市值就几乎与全球GDP持平。随着全球股市反弹并持续攀升,近日,全球股市总市值也再超GDP。

  此外,即使是全球股市市值并未超过GDP时,也有几个时段市场出现了重挫,包括2011年4月30日到9月30日欧债危机期间等。当时,欧洲股市连跌5个月,德国DAX指数跌幅约为34.66%。

  “巴菲特指标”创历史新高

  历年来股市市值/GDP超过100%的国家,其实都是固定且为数不多的几个。根据2019年的数据,这类国家包括日本(约120%)、新加坡(约187%)、马来西亚(110.76%)、澳大利亚(约106%)、美国(约144%)等,这也与其资产证券化率较高有关,而中国的这一指标在过去十年始终在40%~70%之间变化。

  目前全球经济仍深陷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衰退中。“我们将2020年全球增长预测进一步下调至-3.3%(由此前的-2.6%)。预计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规模将收缩6.3%,拉美经济体将收缩6.1%,亚洲表现较佳,平均增长达0.1%。”渣打欧洲、美洲首席研究主管Sarah Hewin对记者表示。

  外界最主要的担忧仍集中在美股。在美国公布二季度GDP增速创二战以来最大降幅后,美股市值/GDP却飙升至170%,当前更已近177%。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