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年轻人发展路径选择的背后原因 
http://www.CRNTT.com   2020-08-31 11:28:13


  中评社北京8月31日电/据光明日报报道,这两天,北大清华毕业生去街道就职的新闻在朋友圈刷屏,而另一条被顶上热搜榜的话题“一些年轻人怎么活得这么累”则成了一些网站热议的焦点。几个看似不相干的话题却折射出当代年轻人普遍的尴尬与窘境。提出疑问的人们恐怕也没有察觉,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每一代中国年轻人与时代的赛跑,他们肩负着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用一代代的努力让中国悄然崛起。

  尽管当代年轻人不会再经历吃不饱穿不暖的苦,也很少会有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却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累。社会在变,光靠上大学就想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累不累?当然累!其中原因少不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已经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过渡到了相对平缓的社会稳定期,社会结构中存在的空白地带和社会流动中的超越机会越来越少,毕竟,在中国社会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刚刚走上领导岗位和进入中上社会阶层的人们还都比较“年轻”。

  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有担心自己分不到蛋糕的焦虑,这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除了更加努力,他们别无选择。高企的房价让年轻人本就窘迫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大多数年轻人不得不把每天生活的起点定在房价便宜的远郊区,这种时间换取成本的策略是他们无奈的选择。更不巧的是,教育年限的延长,将人生中的重大事件高度叠加在一起,年轻人毕业之后会发现人生被缩短了,不仅要适应刚刚进入职场的压力,还要面临着买房、结婚、生孩子等一连串的人生重大事件,自然感到更加累。

  重新审视当代年轻人,他们本该是中国高校扩招惠及的主要人群:85后和90后。但高校扩招带给他们的不只是进入大学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也带给了他们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现在,每年超过700万大学以上学历的学生毕业,提高了人口素质,也增加了竞争压力,更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再想要进入精英阶层,必须通过职场的努力才能够实现,社会竞争从教育场域扩展到了工作场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