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时代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http://www.CRNTT.com   2020-09-13 08:39:35


 
  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文章认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以新的目标和思路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第一,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仍是下一阶段推动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未来15年,中国GDP名义增速若能达到5%以上,中国人均收入就将超过2万美元(现价)。在目前人均收入2万美元以上的主要国家中,城镇化率最低的是意大利和德国,城镇化率分别为70.4%和77.3%,其他国家的城镇化率均超过80%。因此,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70%,这应是一个较低的目标,可考虑力争实现达到75%左右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这意味着城乡之间以及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届时应已基本消除,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应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基本一致。

  第二,进一步提升城镇就业质量,为推动城镇化提供动力支撑。新形势下,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高质量的城镇就业从哪里来?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制造业是中等收入就业岗位最重要的创造者。但由于需求结构变化、技术进步等因素,制造业就业比重将不可避免地继续下降,因此要寻求能够接续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行业。近年来,金融、信息技术等行业吸纳了部分高学历劳动者,但其他高学历劳动者以及中低技能劳动者则更多流向了建筑、餐饮住宿、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个体经营等。尽管就业新形态不断涌现,但从平均收入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来看,一些新就业形态的质量整体上不高。进一步改善就业结构,可考虑把教育、科研等行业作为城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主攻方向,使人力资本提升、就业结构改善与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坚持协调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给予更大支持。目前,东部地区城镇化整体上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虽仍有发展空间,但城镇化动力和要素支撑相对较弱。未来,要进一步释放中西部发展潜力,应在深化改革和支持政策方面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多指导和直接帮助,对中西部地区重点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给予更大支持,在低污染、高效益、高就业吸纳的产业项目布局上对中西部地区给予更大倾斜,在教育、卫生、科研等的发展上给予更多政策和人才支持,在财税和其他公共资源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保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