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林毅夫:构建新发展格局 机遇大于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20-09-22 08:41:18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全球市场是一块大“蛋糕”。尽管个别国家推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中国市场的魅力不减,愿意同中国合作的国家、地区和企业还有很多。党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中国在释放内需潜力、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也将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尽可能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持续收获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合作机会,就能与友好国家一道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红利,也就能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深化改革、扩大内需,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入手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您认为,当前国民经济循环还存在哪些“堵点”“断点”,应当如何畅通?

  林毅夫: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深化改革。紧紧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可以持续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居民收入提高,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应是要素市场化改革。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商品和服务市场发展迅速,但要素市场发展仍有不足、资源配置仍有扭曲。具体来看,在金融市场,要通过改革使农户、小微企业等得到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在人才市场,要通过户籍制度改革等举措疏通人才跨区域流动的障碍;在土地市场,要深化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此外,还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打破各种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限制,为民营企业投资兴业破除堵点。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还要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

  在生产上,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未来,我国制造业会逐步转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链会更复杂、更高端。要让产业形成足够竞争力,需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区等足够大的区域内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带动技术水平跃升。

  在分配上,要兼顾效率与公平,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是一个结构变迁的过程,有关部门应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必要支持。

  在流通上,要进一步减少交易环节、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流通效率,让生产要素在区域和城乡之间高效流通、合理配置。

  在消费上,则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增强居民消费的能力和信心。

  总的看,中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具备强大的应变能力。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有机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我们就能不断释放发展潜力、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来源:人民日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