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村里来了科技扶贫“智囊团”
http://www.CRNTT.com   2020-10-05 10:46:33


 
  一花独放不是春,如何让每一户贫困户都稳定脱贫、长久致富呢?王伟和两位成员孙学文、赵赓在村里走家串户,征求村民意见,结合陈台子村资源优势和村内劳动力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庭院经济,在陈台子村推广试种作物新品种,促进增产增收”的方案。

  “我们为贫困户免费发放葡萄新品种——阳光玫瑰苗种560棵,成活率接近100%;免费提供2.5万株红薯新品种——烟薯25进行试种,免费提供小米新品种50余斤进行试种,目前产量和品质都很好,计划今年大面积推广。”王伟说,工作组依托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科研优势,加大对陈台子村农业产业升级的帮扶力度,让贫困户和村民们依靠科技力量实现脱贫,走向富裕。

  “目前各家各户的庭院都种上了阳光玫瑰葡萄,在后院山坡地散养‘溜达鸡’,对小米、红薯进行品种改良,增加附加值。”王建华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阳光玫瑰葡萄现在在南方每斤能卖到50元至80元,一个庭院至少能产1000斤,光这一项就能收入几万元。还有各家后院散养的鸡都是吃野菜和虫子长大的,下的蛋营养丰富,鸡肉质地紧实,去年年底,一只鸡卖到了120元,鸡蛋10元1斤。小米和红薯新品种去年试种就很成功,亩产量高,而且卖价高,比过去每亩至少增收1000元。另外,工作组还多次邀请农广学校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教授来村里进行果树栽培技术培训,今年果树也增产了。”

  “庭院经济的成功尝试让我们对陈台子村脱贫致富有了充分的信心,也给了我们进一步拓展思路,谋划下一步工作的底气。”王伟说,通过查阅史料,工作组发现陈台子村拥有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抗日战争期间的藏粮洞、藏枪洞、会议洞、放哨洞等遗迹依然存在,于是他们立即铺设道路、修复保护古迹,将这些红色遗迹整合打造成陈台子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县、市相关部门验收,今年8月28日正式挂牌“秦皇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已有10个单位、300余人次前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村里贫困户通过提供农家乐体验和销售土特产品实现增收1万余元。

  “不愁吃穿不愁住,有事可做有收入,这就是咱眼下的幸福生活!”陈台子村最后一户脱贫的贫困户刘长秘说。在他身后的山坡上,自家的300多棵果树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每个果实都闪耀着科技种植的光辉。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