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毛克疾:印度对华示强行为的内政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20-10-07 09:52:35


 
  (一)疫情蔓延,莫迪政府视中国为疫情来源国

  截至2020年9月中旬,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500万,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确诊病例第二大国,疫情防控前景不容乐观。尽管莫迪政府于2020年3月下旬匆忙推出全球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也最严苛的疫情封锁措施,但鉴于印度医疗卫生条件简陋、城乡人口密集、发展现状落后,疫情仍对印生产、生活造成尤为严重的冲击。面对新冠疫情危机,虽然印度政府并未像特朗普一样直接将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武汉病毒”,但却纵容和默许对华“抹黑”和“甩锅”,并以“疫情来源国”为口径描述中国。印度大量媒体、智库、亲政府意见领袖、乃至地方政府领导人,仍广泛使用“中国病毒”“武汉病毒”,甚至不少报道将疫情描绘为“中国生化武器攻击”。目前,将疫情危机归咎于中国已成印度社会主流看法。印度一项民调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应为全球疫情负责。可以说,印度疫情越严重,反对党越质疑,莫迪政府就越倾向于“甩锅”给中国。

  (二)经济低迷,莫迪政府视中国为经济祸根

  近年来,印度经济严重依赖信贷债务驱动,再加上结构性改革滞后,印度经济在莫迪第一任期后半段已现疲态。新冠疫情暴发前,印度经济增速出现连续六季度下滑,从2018年一季度的8.92%击穿到2019年三季度的4.55%。印度社会各界都在寻求解释,急于找到“罪魁祸首”。恰好近几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工程承包企业、经贸企业蜂拥进军印度市场,在不少领域都取得出色成绩。在印度经济困境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中国在印企业表现越好,导致的反华氛围就越浓厚。因此,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莫迪顺势接连推出限制中国直接投资、限制中资企业招投标、封禁中国背景APP、阻挠中国产品通关等一系列力度空前的反华经济政策,对中国在印利益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对莫迪政府而言,这些政策一方面是为凋敝的印度经济“找一个说法”,并以牺牲中资利益迎合印国内各方的经济民族主义,从而博得国内支持;另一方面主动与中国“划清界限”,意在呼应美西方国家提出的对华“脱钩”“断链”,以博得国际支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