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潮汕营造一流环境打好“侨牌” 
http://www.CRNTT.com   2020-10-14 13:34:56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施“双转移”战略过程中,为确保进园落户企业获得高效率的服务,汕头市还对产业转移园区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大胆创新,包括对园区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招商引资体制、投资服务体制和园区工作制度等进行创新。如推行“零收费区”的做法,除国家、省规定统一征收的税费外,不再对入园企业征收任何地方性收费。

  聚侨引智助力侨乡经济

  有了平台后,如何继续招商引资,对于“双转移”落地的真正成效尤为关键。对此,汕头经济特区以招商引资促进聚侨引智,将“双转移”与实施“乡贤回归”工程紧密结合起来。

  汕头经济特区充分挖掘侨资侨力资源,全力打好“侨牌”,进一步以侨引资、以侨引智、以侨引外、以侨促贸。积极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研究出台乡贤回归企业在税收、用地、供电、供水、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海内外社团、商会组织和商界乡亲以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信息回馈、技术回援等形式回乡投资兴业,实现互利共赢。

  除此之外,汕头经济特区还借助国际潮团、粤东侨博会、潮商大会等平台,以及多样化的方式鼓励海内外潮商反哺家乡。

  长期以来,汕头乡贤乐善好施的传统名声在外,许多乡贤致富思源,十分愿意支持家乡发展,但由于缺乏监管体制,有时候乡贤捐了钱,却不知道钱花到哪去了,甚至无从查起。

  针对这一问题,在汕头市潮南区,当地政府创新反哺形式,成立了全国首个由区级政府申报的公益基金会。

  “潮南公益基金会同时对捐赠模式进行了创新。”据介绍,该基金会对道路、学校、公众休闲场所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只捐项目不捐钱”,根据捐赠人意愿对公益性项目直接建设或对特定公益性项目进行资助,让捐赠人成为项目建设的“包工头”。捐赠人甚至可以自己选择机构去开展工作,基金会全程不干预,只提供服务。这样一来,乡贤对自己捐赠的款项使用情况一目了然。

  除了通过经济反哺和公益反哺来增强乡贤对家乡的信心,汕头经济特区还充分利用乡贤的“最强大脑”,将外面的智力支持转变成自力更生的优势,通过海内外乡亲在产业经济、金融服务和科技信息等方面的骄人成绩和丰富经验,推动反哺工程层次不断深化。

  2013年,汕头市潮南区成立第一届发展咨询委员会,聘请45名委员,成员包括知名专家学者、侨领、潮商团体主要负责人等。同时,发布《潮南区发展咨询委员会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发展咨询委员会为区委、区政府的高层次咨询参谋机构。

  叙乡谊、凝乡情、聚合力、谋发展。可以说,这样的创新思维,不仅实现“乡贤回归”工程从公益反哺到经济反哺再到智力反哺的升级,更为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探索出一条独一无二的“侨乡之路”。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