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和长江韬奋奖获奖者扫描
http://www.CRNTT.com   2020-11-08 09:37:05


 
  担任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节目中心主任7年来,马宏保持几乎每天平均工作15个小时的节奏。她可以把速效救心丸随时带在身上,却不允许自己停下工作的脚步,“对采访永葆兴奋状态,对屏幕永持敬畏之心,对受众永怀虔诚之意”。

  助媒体融合 促人才转型

  发挥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风向标”作用,积极助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本届评选的一大亮点。

  突破过去按照新闻机构、媒介形态、传播渠道分设评选项目的做法,本届中国新闻奖以文字消息、文字评论项目为试点,向网络媒体、移动新媒体放开参评。一等奖获奖作品《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就是一篇刊播在新媒体端的文字消息。本次评选还将上届的“短视频新闻”奖项,分设为短视频现场新闻、短视频专题报道,评选出《病死猪田间乱丢知道吗……<问政山东>现场局长被8连问后语无伦次》《“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十八洞村龙金彪的Vlog丨脱贫之后》等优秀作品。

  本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中有多位新媒体人。新媒体集团从业者首次获奖,彰显“两奖”与时俱进,为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培养全媒体传播人才发挥更大示范引领作用。

  长城新媒体集团党委书记马来顺,仅用3年时间探索出河北媒体融合发展的“长城之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主任杨凯,努力赋予传统广电新内涵、新发展空间,用一项项融媒创新的“硬核”举措唱响主旋律,勇立时代潮头。华龙网集团总编辑周秋含,以“内容+技术+运营”为方向,通过深度融合、数据赋能,持续探索新型媒体集团发展之路。

  能登上长江韬奋奖这个最高奖台,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总编辑邓秀松最感谢“这个媒体融合创新的新时代”。他是30年的“老广播”,用6年时间转型成为一名新媒体人。他说:“从传统广播到新媒体阵地,变化的是平台,不变的是新闻人的初心,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守,是守正创新、服务人民的追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