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培育珍品助蔗农增收
http://www.CRNTT.com   2020-11-21 09:59:07


  中评社北京11月21日电/据新华社报道,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的35亩试验田里,甘蔗叶在阳光下伸展着,一片翠绿。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柳城综合试验站站长、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高级农艺师卢文祥蹲在田间地头,查看甘蔗长势、检测糖分,忙得不亦乐乎。

  自从与“甜蜜事业”结缘,卢文祥20多年痴心研究甘蔗,培育出高产、高糖、适应性强的桂柳05136等多个甘蔗新品种,助力广西制糖产业增加产值数十亿元,带动众多蔗农脱贫增收。

  “要‘帅才’不要‘将才’”

  59岁的卢文祥穿梭在甘蔗地里,背了20多年的背包里装着他的育种“三件套”:一把砍刀、一个糖分测量仪和一个取样器。他要从4万株甘蔗种苗中挑选“帅才”。“‘将才’可能有一批,而‘帅才’可能只有一个,甘蔗育种就要挑‘帅才’。”卢文祥说。

  “我们柳城旱地很多,到了收获季节雨水又多,玉米、黄豆这些农作物都不适合。”卢文祥说。20世纪90年代初,许多农民面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甘蔗是较为“稳妥”的选择。自那时起,他便开始了甘蔗科研路。

  “你看,这个品种长势好。”在试验田一片甘蔗种苗前,卢文祥停下脚步,拿出工具凿取甘蔗汁,放入测量仪中,“糖分17%,而一般品种也就13.5%。”这根甘蔗,是卢文祥及其团队历时10余年选育出的糖料蔗杂交品种桂柳05136。

  目前,广西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六成左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糖罐子”。过去广西种植的甘蔗大多从外地引进,新台糖22号是主要品种之一,但在柳州等地,其抗霜性不强的弱点渐渐显露出来。“甘蔗品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不少引进品种一两年就被淘汰了,对蔗农是一种伤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