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虚拟偶像价值如何释放
http://www.CRNTT.com   2021-01-11 15:31:37


  中评社北京1月11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2020年12月31日晚,有多达8台跨年晚会共同亮相荧屏,其中不乏一些“失真”的身影:数字女孩“万一”在浙江卫视跨年晚会穿插的四条下节预告VCR中,化身AR世界里的虚拟助手,演绎暖心小故事;东方卫视跨年晚会现场,拥有百万粉丝的虚拟偶像“泠鸢”还与歌手冯提莫合作表演歌曲《九九八十一》……

  近年来,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虚拟主播、虚拟员工、虚拟偶像等虚拟人物,成功进入大众视野,由智能驱动的数字人产业渐入佳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牵头编写发布的《2020年虚拟数字人发展白皮书》指出,虚拟数字人应用给传统领域带来变革。通过虚拟数字人产品与生产生活相融合,其规模化、可定制化、可复制化能力能够推动改善传统环节流程、提升效能、降低成本等,大幅提升业务体验。

  “随着虚拟数字人的市场价值持续释放,它将更全面、更深入地融入各行各业,充分发挥应用价值和潜力。”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人工智能部副主任石霖表示,随着计算机视觉、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虚拟数字人将逐渐具备看、听、说、懂的能力,从而实现多场景、多领域的融合应用。

  优质的“虚拟偶像”一出场便吸睛无数,但仅仅有漂亮的虚拟形象就够了吗?“远远不够,光有形象却不能和用户产生情感连接,毫无意义。”杭州万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冰说,只有把形象、技术、内容与落地场景结合起来,通过深度运营,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偶像”,进而触达用户。

  因此,虚拟偶像不仅要拥有人的外貌,还要拥有人的行为和思想,从外观数字化逐渐深入到行为交互化、思想智能化。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技术成熟,虚拟偶像诞生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再加上受众群体口味愈加挑剔,虚拟数字人也需掌握“十八般武艺”,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改进。

  “用户不能直观地感受到技术,但能够感知通过技术创新和有针对性运营后精准投放的内容。”夏冰表示,除了前沿技术、优质内容,还要找准市场、找准用户需求。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