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217家科创板公司IPO募资超3000亿元
http://www.CRNTT.com   2021-01-15 11:03:09


  中评社北京1月15日电/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自2019年3月份,科创板受理IPO注册申请以来,至今已经近22个月。据上交所官网数据,截至1月14日记者发稿,上交所累计受理了524家公司的535次科创板IPO注册申请(11家公司在终止或终止注册后,二次提交申请)。《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达217家,合计IPO募资3068.45亿元。

  另外,据记者梳理,近日,上交所的审核效率明显提升。市场人士认为,经过近两年的探索,科创板问询更加精准,审核更加公开透明可预期,发行人信披更加完善,因此审核效率明显提升。

  超八成企业

  选择第一套上市标准

  从上市标准来看,上述524家公司中,选择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的有441家,占比84.16%,另外,选择第五套上市标准(即未盈利上市标准)的有17家,占比3.24%。

  “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是净利润上市标准,维度相对比较简单。实际上盈利的企业也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可能不仅仅只符合第一套上市标准,而是用第一套标准证明自己符合上市条件最稳妥。即用过往数据证明自己符合上市条件,比用市值证明企业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更为容易。”华泰联合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张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板上市标准是以市值为核心的,从第一套上市标准到第五套上市标准,从盈利到未盈利企业,对市值的要求逐步增加。未盈利企业附加标准也更多,如营收、研发投入和现金流量净额等。

  “市值加净利润上市标准与其他板块标准相似,另外也较容易判断企业是否符合该标准,所以,初期科创板申报企业选择第一套上市标准比较容易理解。”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其实各个上市标准分别适合不同行业和类型的企业,如市值加营收加研发收入的上市标准,其中对研发收入占比要求较高,很多科技型企业目前达不到这样的研发投入比。同样,现金流净额标准也比较高,一般企业难达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