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晒一晒文物事业成绩单
http://www.CRNTT.com   2021-01-18 13:08:00


 
  “十三五”期间,文物考古成果丰硕。数据显示,4260项考古发掘项目有序开展,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持续实施,重大成果定期发布,河南二里头、陕西石峁等一批重要遗址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海昏侯墓、江口沉银、致远舰等考古发现备受关注,“夏文化研究”“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以及新疆考古、西藏考古等取得明显进展。

  值得关注的是,水下考古成绩颇丰,开展黄渤海海域水下考古工作,甲午海战沉舰调查确认“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南海海域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填补空白,“南海I号”发掘文物18万件(套)、实施船体整体保护。

  相关专家表示,“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和保护发掘工作伴随中国水下考古30余年发展历程,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快速发展的缩影,堪称世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之作。

  为了中国考古事业的长远发展,2020年,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主要承担分析监测技术、空间及微观测量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技术考古科研,考古标准技术规范研究,组织水下考古、边疆考古、科技考古、中外合作考古等工作。

  文物有了“身份证”

  “十三五”期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基本摸清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